中国人大多数都传承“延续香火,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
他们普遍认为:儿子可以延续香火,又比女儿更有能力赡养父母。于是,重男轻女,都想生男孩。生活在小县城和农村的人们封建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过去,受到国家计划生育的限制,有些人一胎得男,眉开眼笑;有些人一胎得女,愁眉苦脸,想方设法生二胎,又是女儿,更加愁云惨雾。
如今,国家实行二胎政策,有些人得偿所愿,有些人求子的心愿依然无法实现。他们只好认命,养育女儿,有甚者还经常把怨气发泄在女儿身上。
多数生了男孩的父母万般溺爱、劳心劳力地培育,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予儿子,供他读大学,帮他找好工作;为他买房子、车子,娶媳妇。
潜移默化的教导儿子要给父母养老送终,要懂得感恩、孝顺。没想到结果却是:他们还要帮忙照顾、养育孙子或孙女。
辛苦煎熬直到垂垂老矣,久病床前无孝子。反而是不得宠的女儿经常来照顾、看护。事已至此,父母才彻底醒悟,悔不当初,可惜于事无补。
诚然:中国还是有少数重女轻男的父母,少数孝顺的儿子。
那些生了两、三个女儿,没能生儿子的父母。通常都是疼爱、栽培幺女。结果:父母老了,常伴左右的往往都是他们不疼爱的女儿。
面对身边这么多铁一般的实例,以及恶性循环造成的悲剧。我的父母和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仍然愿意生活在这样的模式里。还经常苦口婆心地劝诫我,一定要“养儿防老”。
无论他们怎么做,怎么说,我都不为所动。我绝不会让恶性循环在自己的身上延续,重蹈覆辙。
我会竭尽所能孝顺,赡养父母。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努力创造足够的经济条件,随其自然生产。根除“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多学习一些合适的教育理念。无论生男、生女,都一视同仁的培养。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宠溺,不嫌弃、让其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