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近儒雅作者~010~王莘茹~朗诵艺术 诗意彼岸诗意馨雅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作者: 8d0bc2112766 | 来源:发表于2018-02-04 11:16 被阅读35次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物的智慧是如何取得的

        人的智慧大就是人的神性一面的展现。

      “孙悟空”就是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塑造出来的人们喜欢的具足神通智慧的英雄,流传至今。在人间,永远有正与邪的较量。

      靠捕猎为食的猛兽,狼虫虎豹,样子凶残,它们的威猛是残暴的,令人恐怖的。如果一个具有神通智慧的人,失去了道德底线,为了一己私欲,残害生灵,也是非常可怕的,他的人性与良知已经魔变,这就是《西游记》中描述的孙悟空一路打的妖魔鬼怪,它们往往以“神兽”的面目示现,甚至是天界诸神的座骑,偷偷下界闯入人间,危害一方百姓,这就是孙悟空要斩杀的妖魔鬼怪,它们的本事一开始是,“白骨精”一样吃人的小妖,后来都是具有超凡本领的“大神兽”,都是非常难以降服的,在孙悟空大战之后,往往都有天界的菩萨、众神帮助征服,如果孙悟空没有战胜妖魔鬼怪的超强本领,也不会得到众神帮助降服妖魔的智慧,诸神的大智慧,能够给孙悟空用,也是孙悟空具有战胜妖魔鬼怪的神勇智慧,包括比起孙悟空本领小的猪八戒、沙和尚,他们一样具有一路西行取经的坚定智慧。     

      他们取的经书就是当时发达国家的先进书本知识经验,人文科学。历史记载,“唐玄奘”确有其人,他把取回的经卷,都一一翻译出来了,传与后世,唐玄奘既是能够远离俗尘的修行之人,又是熟通印度语言的学者,还得是具有吃苦耐劳的献身勇气的大智慧之人。

      《西游记》中,唐僧他们一路西行取经,不是力量小能够完成得了的,加上他们也是修行之人,有许多的凡心没有放下,如猪八戒的“色欲之心“,“贪吃之心”,沙和尚的木讷保守,但他比猪八戒坚定、忠诚,唐僧的意志坚定不移,孙悟空的本领高强,具有战胜妖魔鬼怪的神勇,他们的优势配合起来,才有了西天取经的成功。他们一路经历的种种磨难,都是在考验他们有没有去掉当常人的心,战胜困难的大智大勇,这是他们能够取经成功的保障,他们做的事情,是要拥有超常的大智慧,这样巨大的取经智慧,没有超常的勇气与付出,是不会得到的。他们之所以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甚至更多,就是要告诉后人,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要付出大的代价的,他们经历的考验磨难,说是妖魔鬼怪的作祟,其实是他们的智慧达不到标准,就不配拥有大智慧。难,在人心凡重,难,在放不下人的七情六欲,就没有拥有大智慧的资格。一路妖魔鬼怪的发难,都是人心繁复的原因。一路的妖魔鬼怪变幻无常,不是别人,不是真的有“神兽”一类的妖魔鬼怪示现的面目,现实生活中,一个有智慧的人,在道德境界底下的时候所做的事情,就是“魔变”的行径,他们示现的相貌还是人的长相,但是往往相貌极其丑陋,令人生厌,言行已经与兽类一致,人们就把他们叫做“魔鬼”了,就是他们已经远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

    我想,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应该也是一个出家人,不然他不会把修炼界人遭受的磨难展现出来,不然他不会揭示出修炼人遭受磨难之后,放下了常人之心,才能得到大智慧的道理,正如科学界那些苦心钻研的专家学者一样,一生潜心治学,才能够获得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他们与苦行僧们有什么两样呢?普通人舍弃不了安逸度日的凡心,所以世间多平常人。另外吴承恩也很聪明,可能受现实生活的框架束缚,又怕有人对号入座,遭受现实生活的打压,以“神话小说”的方式,很巧妙地完成了这部史诗一样的历史巨著,万古流传,另外吴承恩也不敢把人的劣性叫做“妖魔鬼怪”,只好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生禽猛兽”的相貌来演绎这部残酷的现实人生故事。   

      吴承恩在《西游记》这部巨著中,还教给了人们很多知识,一个生命,要想拥有超常的大智慧,就得放弃许多普通人放不下的常人之心,舍弃安逸度日的环境,不仅要有诚信,还得意志坚定,雷打不动,还得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唐僧师徒四人的付出是一生的不过安逸俗世生活,不仅要战胜跋山涉水的艰险,还得战胜时时危机生命的险关,不是菩萨不慈悲,能够达到具有菩萨智慧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每一个生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超常本领,都是要有代价的,不是谁能够强加在头上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智慧本领,这就是差别,人因智慧的大小不同,而出现了人的“三六九等”,智慧大的是佛,菩萨、神仙,拥有一般智慧的是普通俗世之人,智愚的是禽兽类,畜生道的生命,有智慧而无道德底线的,坑人害人的人,就是“魑魅魍魉”。其实,在《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中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也没有离开我们肉眼凡胎所见的人、禽兽类动物等等。一切皆因人心繁复,才示现了世间的种种磨难,拥有智慧之光的人,才会舒展历史的长卷,传与后世,用来启悟人的心智,让人远离邪佞,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一个有良知、讲道义的善良之人。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做到了,所以《西游记》成就了史诗般的名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取经,始终被妖魔鬼怪总想“吃唐僧肉”这一险关阻挡着,这是比喻人心的难以放下,放下一颗人心,如同死亡,很难,比如猪八戒放弃高老庄,放弃男欢女爱,对于当时猪八戒那么执着“色欲心”的人来说,离开高老庄就等于死了一颗心,与猪八戒死了何异,猪八戒做到了,就是超常的大智慧,他终归走上了取经之路,很难,也很超常,这就是猪八戒的超常智慧,也是猪八戒这个人物“神性”的展现。为什么猪八戒的相貌不好看,像个猪头的模样,因为他还有一颗贪吃喝的欲望之心,这颗贪吃喝的欲望之心也很可怕,而且在世间又很普遍,修行之人,去这颗心最难,真能去掉的时候,面对美食的诱惑,而又不能贪吃,是不是如同死亡一样?世间俗人,哪一个不贪吃喝,哪一个不想吃好的喝好的?猪八戒能够走在取经路上的时候,也是放下了贪吃喝的欲望之心的,所以猪八戒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修行之人,也 是伟大的,超常的。

      唐僧怎么就相貌美好?他是一个命大的江流儿,从小可怜,长在寺庙里,他从小耳濡目染,亲近佛法、经卷,决心修道,去西天取经。他人心少,陋习少,善良,自然相貌美好。孙悟空本事大,好打斗,脾气大,一开始就推倒了人参果树,他真心忏悔改过之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不然他走不了取经的神圣之路,有本事不能正用,也干不出造福一方的大事情来,他本事大,付出也大,总要面临斩妖除魔的大战,他的争斗之心自然很大,他又机敏灵巧,所以是一个猴子的形象。与唐僧的相貌不能比,与唐僧的福分不能比,是唐僧的智慧成就了他西天取经的雄心壮志,而且意志坚定,雷打不动,所以他是四人的主心骨,是师父,他的福分是有三个本事大的徒弟的护佑,还配备了一匹白龙马,孙悟空的本事最大,能者多劳,付出巨大,成就的果位、功德是三个徒弟中最大的,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们喜爱的有勇有智的美猴王。

    《西游记》 这部巨著还告诉我们,世间的一件好事要想做成,还得有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集体配合精神,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得在集体协作的成员中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在现实生活中,别谈出家,一个普通常人,要节制一下自己的欲望,是不是很难,跟色欲心重的人谈什么“放下”,他会气死,甚至是骂你“神经病”,“不正常”,你让他放一放色欲之心,就等于让他去死,所以唐僧师徒一路西天取经总要有半途而废、归还俗世的考验,所以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拥有大智慧很难,付出的代价很大,能够做到的才是“神性十足”的人,超越常人的人,才是配拥有世间财富的人,因为他们的智慧是给众生的,众生生活的美好,他们自然就有大福报,人们会尊称其为“神”的。所以《西游记》的片尾,取经回来的路上,他们师徒四人已经会飞翔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不会真的飞起来的,但是他们会拥有一个非常健康强壮的身体,能够看清因果得失之理,会是一个再也不会被生活中的磨难压垮的、意志坚强的人,会是一个物质财富富足而又不会被其所累的人,在现实中,他们往往会被委以重任的,上天一定会人尽其才的,因为人天一体,都是为了世间人类生存得更加美好。

      一个文学工作者,潜心于写作的时候,往往是夜以继日的,他们也是舍弃了一些俗世生活的半个修行之人,否则,他不会有成就的,如果人的东西牢牢抓住不放,甚至是放纵淫欲之心的人,往往身体健康状况出问题,甚至是早夭。人的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走正路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这个世间历史上就留有修行人的道理、道路,从道理上明白得失因果之理,即使是不出家,因为历史上也好,现实中也罢,出家修行的人毕竟也是少数,我们不求超常、出众,也得懂得一些修心养性之理,节制一下自己的欲望,会活得更加主动、强大吧,哪里还会被现实人生的磨难击垮呢?自杀的情况会不会减少?往往走上自杀之路的人,都是因为身心压力太大了,懂得修心养性,就能够自救利他,还会束缚自己少做坏事,还会长时间的保有好的容貌,会心情愉悦、美好地生活下去。2018.2.4。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大智慧/赵玉环(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km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