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这件事情的发生已经过去了半年,先生偶然的一句话让我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以及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挫败感和深深的失望。
年初的时候,我和先生经过综合分析和考虑,决定在我娘家的市区里买一套商品房。
清明节的时候,回去给父亲扫完墓,我便着手办理买房的相关事情 。
在那段时间,我的妹妹也买了新房,而且正在装修,所以我便住在她那里,帮忙接小孩,照顾下家里。
后来,有几天因为身体不适,我便回到镇上自己的家里休息了几天。

风波从此时开始了。
那天,准备去给我妹夫过生日,正在镇上的一个等车点那里等车。
等待的过程中遇到了先生的妹妹,我们当地称作“小姑子”。小姑子停住电单车,我们聊了起来。
她说,舅舅(婆婆的大哥)前些天生病住院了,她和婆婆他们准备过几天去探望。
我说,那我也去吧,正好这次在家。老人家年纪大了,也应该去探望探望。
第三天,我和小姑子按约定一起到了舅舅家里,老人家身体恢复的情况还挺好,精神状态也不错,我放下了水果,又给舅舅拿了点钱。老人家很开心。
婆婆和公公他们在后面也来了,看到我,很惊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听到婆婆的问话,我连忙说“前几天回来的,回来办点事,办完后就回先生那了。”
吃了饭,小姑子家里有事情要忙,我也要回小妹那里,决定先回了。
临走时,公公问我需不需要去家里拿点菜。我想着在家住的时间少,自己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菜,就谢绝了公公的好意。
回去后,我也没有多想。直到晚上跟先生通电话时,才得知下午的时候,公公婆婆把先生狠狠地骂了一通,骂得很难听。
“你们不是有房子吗?有钱不去把孩子的事情先解决了,还买什么房?”
“为什么要买在她娘家,买在我们这边市里不行?买在地级市不行?为什么一定要在那边买?”
“......”
我们以为老人家只是骂骂、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和怒气之后就好了,没有想到的是,后面的结果更糟糕。
房子的事情这时已敲定下来,就等着先生回来一起办手续。先生在一天后的深夜赶了回来,第二天早上就给公公婆婆打电话,希望能回家里吃饭,然后把买房子的事情跟老人家解释释。电话打了好几通,没有人接,后来跟小姑子打电话,她说,她带老人出去游玩了。
想着老人家是真的生气了,小姑子带老人家出去玩,正好可以散心,买房子的事情晚些时候再来说可能会更好,我心中对小姑子的贴心很是感激。
只是没想到打电话时是免提,“每次偷偷的回来再偷偷的去。”被我漏听到了这句话。这是在埋怨我了。
办完事情临走之前,先生先跟他的哥哥打电话说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希望哥哥嫂嫂能从旁劝说父母。然后又跟公公婆婆打电话,这一次公公接电话了。先生说,在她娘家买房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也可以说是一种投资,而且以后您和妈妈还可以多个地方玩不是更好吗?再说,如果我以后有机会在深圳买房呢,您还不去啦?......您在家里到底是听谁在旁边煽风点火的?......最后公公好像听明白了一些。
在以后的好些天,为了让老人家有个缓冲的时间,直到公公生日的时候,先生才打电话回去,感觉老人家的怒气平息不少。
以上便是事情的经过。

我和先生是相邻的两个县城的人,当初决定在镇上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主要考虑到三点:
一是,小姑子一家人也在镇上住,我们买在相近的地方彼此能有个照应。
二是,这个小镇是我们两个城市的中心点,两边亲人朋友来往都比较近,特别是老人,近些会更方便点。
三是,公公婆婆以后在我们家住的时候,想到小姑子家去玩玩,也方便,有儿有女都在身边。
现在我们决定在我娘家的城市买房,考虑的也有三点:
一是,我娘家的经济发展近几年很迅速,水路有长江,陆路有高铁站,城市规划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看中的楼盘正是经济开发区的中心位置,且价格能让人负担得起。
二是,先生的户口在外地,而且我在家呆的时间更多。找熟悉的地方安家,有亲人和朋友在身边,这样在生活或者照顾小孩子方面会省事很多。
三是,考虑到小孩子以后的教育和生活,住在城市上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照顾,还有对小孩子的认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镇上的房子买了多年,公公婆婆去的时候也是寥寥无几,一个手指头都可以数得过来。而且老人家明确的说了以后老了不跟我们住,他们想住在老房子里。

买这套房子之前没有跟家里人商量,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外辛苦奔波,不论是好是坏,主意都是自己拿定的,所以已经习惯了。
回老家后,没有再回公公婆婆家看望他们,是因为春节时我们才相聚,而且我也急着办完事后回到先生身边,所以想放在来年。
有时回镇上了,没有去小姑子家坐坐,是因为每次回来后在家住的时间少,很多时候只想在自己的房子里做饭,看电视,多呆呆,所以会少些走动。

没有付出,也许就不会有期待。
也许这也正是我产生挫败感和失望的来源。
这么多年来,先生不管内务,都是交给我在打理。
一年四季的衣服、生日礼物、节日礼品,没有一样少过老人家的,都是挑品质好的买,而且从来都是提前准备好;
春节回家后招待客人,忙里忙外,我从不懈怠;
给老人家织毛衣,买护膝,买保健药.....规划老人家旅游的行程
……
“为什么要买在她娘家,买在我们这边市里不行?买在地级市不行?为什么一定要在那边买?”
这句话深深的伤害了我,我是外人吗?多年的善意,得来的竟然是质疑?
现在才发现,嫂嫂才是这个家里最聪明的人,我也终于知道她为什么从来不做这些了,因为做得再多媳妇始终只是个外人。
朋友说,也许是你做得太多,老人家已经习惯了你的付出。这些付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温暖感动,而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
也许朋友说的是对的。

最近得知,小姑子对此次的风波竟然也推波助澜了,我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有人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有人说,亲人之间也要留有彼此的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有人说,遇到理解你的人是幸运,否则是不幸。
所以,在这次的家庭聚餐中,我不顾先生多次的眼神暗示,挑了几件近几年中不太顺利的事情说了说。
先生和我最不喜向家里人诉苦。
但是,有些话不说出来,家里人不会懂,也就不会去理解了,平时的沟通很重要。
即使是家人,彼此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不要用自己的想当然去要求家人的言行,伤了自己也会伤害家人。
风波过后,生活继续,亲情仍然要延续和维护。
这是我家先生的心愿,先生之愿便是我之所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