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 文献资料

作者: 善法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10:37 被阅读0次

1、东岳大帝《回生宝训》 

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

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

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我的命运我做主!

【马路行车,礼让行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编者喜欢用马路行车礼让行人这个现象来给学生们讲行善的好处。

如果“善”在我们内心当中,则会凡看到有斑马线,就会立即减速看一看是否有行人通过。即使正常道路有人横穿马路,也会停下来让其先行,且无怨无嗔。生活中常听说某某开车被“碰瓷”了,那一定是不善的结果。试想一个场景:老太太过马路,我看见马上停下,一个小善举,即方便了老太太,让其安全通过,又防止自己与老人擦肩而过伤害到她,更因为远离老太太三五米远,“碰瓷”这种事一定是找不上你的,因为不可能嘛。小小善举,就诠释了“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的道理。

当然,若能宅心仁厚,老远看见老太太过马路,心想其他司机可能不让,于是马上停车,其心有善;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挡住全部车道,其善就更上一层境界;老太太行动不便停车扶她通过,则善莫大焉矣!


2、《太上感应篇》言善果 

【原文节选】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人可冀。

【今译】

福泽和祸患,都是自己在平时行事过程中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身边的影子一样时时刻刻跟随着你。存善心,坚持长期行善事,就会成为善德之人。

一旦成为善德之人,就会人人敬仰,天道会保佑,福禄会处处跟随,坏事和邪恶不敢到身边,神灵在左右护卫,心里想的事情总有机缘,遇事有贵人相帮,轻松就能办成,连神~仙都羡慕这样的好人。


3、佛家智慧:

我们常说"心",得善心后无比强大

一是肉团心,又名心脏,是父母气血所生者是。

二是缘虑心,即现今善恶顺逆境界上,种种分别者。——此境界为分的清善恶,因此得智慧。

三是灵//觉之心(灵知心),它灵光独耀、卓而不群,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收之无纤毫之相,放之则遍满虚空法界,虽无形象却可变化出三千大千世界重重无尽无始无终……它即是吾人生命之真心也。心的力量足够强大,是完全可以独立于万物之外,丝毫不为其扰动。所谓骊珠独耀于沧海,桂轮孤朗于中天,不为万法拘,不随四时凋,当家做主矣!

      本节完

相关文章

  • 善有善报 文献资料

    1、东岳大帝《回生宝训》 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

  • 善有善报

    如果有自己的房子 有些事会简单很多 有些气也会少生很多 只想过好自己三个人的小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此生最大的水逆 ​​​

  • 善有善报

    “小张、小张,麻烦帮我看看我家老公的要不要开漫游,他要回老家。”一个好友着急的说。 我说:“现在不用开,也没有漫游...

  • 善有善报?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这是我们从小听到的一句俗话,但怎么解...

  • 善有善报

    因果报应,肯定存在。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强取豪夺,不讲道德,不怕法律,全干的利己行为。要知道别人都不是傻...

  • 善有善报

    2017-06-11|后山丑人 今苦身焦思,所思非物。夫万品所起,莫过于心;趋利避恶,人之所欲。纵恶为之,是罪为恶...

  • 善有善报?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整个精神面貌都散发着温和的柔光,相由心生并不是没道理,而你的善良终将得到最温暖的回报。 人善...

  • 善有善报

    张三家住虫山脚下,典型的靠山吃山,以打柴为生。 一天,他又象往常一样的上山砍柴。 忽然,原本晴朗的天气突变,霎那间...

  • 善有善报

    做人,就两个字:善良。 善良的人,永远都受人尊重, 也许会吃亏上当, 也许会流泪受伤, 可是,善良是种美德, 幸福...

  • 善有善报

    今天谈一谈对自己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解。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佛教报应论的基本观点。一般的理解就是: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有善报 文献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v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