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年危机已经从秃顶、手端保温杯的90后变成了具象化的实在中年人,还是油腻的那种。
今年常听到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愿景永远只是愿景,多数情况下,出走半生,归来就油腻了。
言必开黄腔,满嘴跑托马斯小火车,特朗普三胖都在我家院子里我对他们了如指掌大概就是油腻中年男人的灵感之源。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高晓松说:
1.嘴甜,甜能解腻
2.事儿少
3.不混圈子
4.凡事最多说三点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中年男人的发福,那就是兵败如山倒。而大紧老师作为一个不一样烟火的中年男人在遇上油腻感后机智地调侃了下,凡事最多说三点,那我说四点,凡是圈子哪有清爽的,油腻就油腻着吧。
前两天,冯唐写了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让这个话题愈演愈烈,微博上油腻这个词已经引领了一场整肃批判中年人队伍的运动。
“手串”、“大肚子”、“皮带挂钥匙”成了油腻中年人的标签,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大家总结出了更多的共性,仿佛这样就可以与中年人划出一道界限,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急于给中年人贴标签,用几个字总结他们的一生,用几百字描述下自己亲历的油腻事件,中年人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整肃运动中几乎溃不成军,中年人已经不再掌握话语权了,他们掌握消息的渠道已经被日益革新互联网取代到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无人抵抗中结束了。
可谁在乎呢?
我们说的那些油腻的中年男人,多数没有意识到自己还站在被告席上。下班了也不像小年轻那样出走世界才是人生,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出门遛个狗回来,洗洗睡了。周末约上几个朋友去远郊,孩子多半不在家只有自己找找乐子了。偶尔在烟雾缭绕的牌桌一凑,手边是泡着红枣枸杞冒着热气的保温杯,展示自己依旧年轻修仙不在话下的决心。
油腻怎么了呢?又不是吃你家菜籽油。
承认吧,我们老了。当我们的淘宝收藏夹里出现生发水,每天不敢落下一顿早餐,夏天喝水也要兑点热的,每天十二点以后就开始强迫自己睡觉。这些都是我们走在中年路上,边走边骂骂咧咧的妥协。
过去我们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嘲笑带手串的中年人,和买根葱都唧唧歪歪的庸俗大妈。等到乘电梯遇上一个16层有礼貌喊你叔叔的00后时,才发现我们不再年轻,00后都嫌你太老,担不上哥哥这个词,你也逐渐对叔叔习以为常,再遇上还会感慨现在的00后真是不一样。
我们对油腻中年人发起的diss运动基于“你总是这么习惯diss油腻的中年人,一定是以为自己很清爽吧”的观点,“瑜伽”、“撸铁”、“轻食”、“极简”,“租的房子不是自己的,生活是呀”,上厕所我们从来不读故事会,都是斯蒂芬茨威格好嘛?我们如此清爽不油腻,谁会跟你们这些马桶都要套布的中年人一样啊?
这场 “最新中国威胁论”旗下生产的生发灵、油腻中感是不仅仅是中年人要面对的事实,浪子也不过忌惮秃顶中年二字,而我们,行为上的先见和口头上的不妥协,不过是在做着姿态上的抗争,这个什么都讲究“仪式感”的时代,没有抗争,凭什么说我们年轻热血永不妥协?
明明在《我的前半身》热播时,囔囔着有个贺涵这样的人生导师帮自己通关职场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转头就对“好为人师”的中年人啐了口唾沫,“不过是以资历上来的,还天天BB。”当然,油腻和猥琐是有分水岭的,不过现在油腻这个词贴在了多数普通的中年人身上,他们不加反抗,因此越描越黑。
如果按着简单油腻的定义打几个标签完事。
那你还没有觉察到自己离油腻又进了一步吗?
讲道理,油腻各有油腻的样子,且看苍天饶过谁,这个不断永续的轮回不是现在才有的,生活从来没有绕过任何一代人,等这个盛宴散了,在每个酒醒之后的清晨给自己点一碗粥,而不再是炸鸡烤鸭猪排饭时,你就清醒了。就算嘴上还不放松要称自己小哥哥小姐姐,心底也了然,这个称谓迟早要让回去。
我们都会有那一天,请别嘲笑我,我也不想。但我很抱歉。
如果那一天到了,你做你的朋克老头,我做我的广场舞大妈。
谁说油腻不是时代的味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