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五)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五)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07:06 被阅读113次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五)
            妙果寺则金法师 讲解
          二0一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后面,“问,诸方皆有净土,何专赞西方,求愿往生耶。答,此非人师意也。乃金口诚言,分明指示故。大乘显密诸经,同指归故。令初心人专注一境,三昧易成故。四十八愿为缘,缘强故。十念为因,因胜故。佛与众生,偏有缘故。此土众生,无论僧俗男女老幼善恶之人,当其处极顺逆苦乐境缘之时,多必由中而发,冲口而出,念佛一声。然不念佛则已,凡念佛必念阿弥陀佛。此谁使之然,盖众生久蒙佛化,久受佛恩,与佛缘深故也。”到这里。 
这里呢,他就有一个设问,自问自答,说:十方都有净土,为什么偏偏要赞扬、弘扬这个西方净土,要我们求往生西方净土呢?这是为什么?那这里就回答说:这些呀,不是我们这些人类的,或者说我们俗人凡夫,或者说祖师,不是我们这些人的意思啊,是佛的金口、这个诚实的语言,明明白白地指示出来的。在大乘的显教、密教啊种种经典里面都同样地指出这样一个归宿——就是要回归净土。比如说《华严经》,讲了那么多,最后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净土,对吧?《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观无量寿经》、《大宝积经》,很多很多大乘的经典里面,都是在指示我们要求往生净土啊!
这样可以令初心人专注一境,就是我们初学者可以把心专注在一个方面、一个对境上,这样呢三昧容易成就。三昧就是正定,就是我们修行佛法,按照佛教导的来修定,心不散。其中念佛人有修念佛三昧,对吧?这样三昧就容易成就了。
同时,“四十八愿为缘,缘强故。”为什么要修往生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这个四十八愿这个力量是非常强的。
大家知道这个佛的愿是怎么来的吗?其实讲佛的愿为什么能够兑现,为什么会起作用?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的深,但是可以稍微了解一下。因为佛菩萨,这里就讲阿弥陀佛好了,他已经是跳出了凡夫境界的;就是说像《心经》里面讲的一样,已经把凡夫的五蕴照破了;已经证到了圣者的境界,他发愿之前呐。他证到了圣者的境界以后,他在他的那个圣者的境界当中,称性发出来的四十八愿。那个愿就是他的心力成就的。一旦证到五蕴皆空了,他就见到一个真相,叫什么呢?——唯心无境,只有心是真的。证到了真实有的心以后,他就可以运用这个心起种种作用。所以他基于这样一个证到真相的前提,发起来的心愿、愿力,他就一定能成就。因为整个法界就是心嘛,就是心在运作、在成就的嘛。那他已经亲自证到了这个真心,他当然可以自在地成就他的愿望啊,对不对?
那我们凡夫为什么发愿力量很有限,很多愿望实现不了?因为我们障碍在五蕴的幻境、境界当中,我们没有打破五蕴境界,我们的心力不够,我们着在相上,所以我们的心不得自在。但是只要你去发愿,多多少少还会起些作用,但是跟佛菩萨圣者比,就没办法比了。所以阿弥陀佛他证得五蕴皆空,他成为圣者以后,他在圣者的这个境界当中发出的四十八愿,他一定是可以兑现的,一定能成就的。
所以他通过修行、通过修行,最后成佛的那一刻,就是他四十八愿全部圆满的那一刻,当下那一刻,西方极乐世界是突然呈现的,知道吗?不是说像我们建房子一样的,今天一个砖头,明天盖瓦,后天装修。他不是这样子的,是他圆满成佛的刹那之间,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呈现出来,他四十八愿就在发挥作用,就开始运作了。就像电脑程序,设计好了、装好了,回车键一敲,就开始运作了。
这个四十八愿的力量大家去看一下,那个愿都是利益众生的,非常殊胜的。所以这个缘、这个因缘非常的殊胜,力量非常的强大,是佛的功德力在加持啊!所以这个四十八愿呢,我们不要轻看了啊,它一定是真实不虚的!不要以我们凡夫的心:“我发的愿都没用呢?都实现不了?是吧,为什么佛的愿可以成就?”不一样,凡圣还是不一样的!
后面“十念为因,因胜故”。你看四十八愿里面,就有其中的一愿“十念必生愿”。十念就可以成为往生的因呐,这个便宜事、这个好事到哪里去找?我们在娑婆世界凭自力修行,动不动就是无量劫呀,还没有保障!所以这个起因、这个因种,非常的殊胜。
那么后面“佛与众生,偏有缘故。”这一尊阿弥陀佛,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因缘非常的深厚,你看他四十八愿全部是针对娑婆世界这些众生发的,而且他成佛也是在娑婆世界成的佛。也就是说跟我们在一起,生生世世打滚、结缘了无数次了,跟我们的因缘非常的好,非常的深。(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六讲(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n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