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已经半个月没有休息了,高强度的工作和没有休息,还有一个投诉事件弄得自己精疲力尽,心力憔悴。而这样的结果导致自己的精神状态也非常的不好,焦虑加剧。
这让我回想起之前高考时期,那时候晚上睡不好觉,室友们聊天要到每晚12点以后,休息不好,又比较疲惫,人非常的焦虑,负面情绪很严重,看不到希望,连为什么要读书,要高考都开始迷茫和怀疑,可想而知,学习失去了动力和目标,加上焦虑和疲惫,结果自然不理想,同时加上志愿填报错误,一错再错,人生的关键时刻走错一步。
最近这种状态又开始出现,不知道自己这次线上学习的目的,负面情绪非常的严重,群里的互动积极性不高。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非常的消极。自己的学习目的变的非常的不清晰。
今天的导读回顾了微信训练营1.0版本关于营销结点的话题,当时大多数人跳船,就是因为感觉这样的课程营销氛围太浓,船员上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而船长的引导确是让大家去扩大流量,拉新的人员进来学习,扩大自己的流量。目标方向不一致,所付出和所得不一致,所需求的和所得到也不一致,不是做自己意愿做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产生了阻抗心理,纷纷跳船。我当时的感觉也是这样,觉得是被利用,内心对船长系的课程产生否定,关闭了心门,也慢慢减少了舱内互动,因为会感觉到,所有那些主动靠近你的人其实都有目的,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是平平淡淡,而那些表面看似很热情的人,其实都是怀揣着个人目的和利益的。
虽然今天船长所说的,后续的收入所得是捐给了云南贫困山区,但是这个如果是在计划内的,是需要提前公布和告知的,如果是迫于压力,而所做的后续的粉饰自己的行为和补充动作,那其实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还是一种商业行为。而那些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公益行为,其实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
而所谓的多方共赢,如果进行拆解开来看的话,也就是要从意愿和所得的角度来看,如果船员方仅仅是付出了学费,得到了知识,那是一场公平的交易,如果还通过各种形式让船员去纷纷拉人进来,扩充流量,而没有额外的所得,那就会觉得付出和所得是不成正比的。
这个心理学的课程,我们都是怀着大愿去的,是本着帮助自己和帮助他人的立场和视角去学习的,但是一路走下来发现,所谓的自由职业,所谓的助人助己,都是给自己的催眠,我们玩的一些小技巧,什么视频,什么合集的书啊,都是一些花拳绣腿的雕虫小技。正真有没有去帮助别人,认真聆听呢?其实是没有的,特别是微信2.0版的情商课程,发现所有的航行下来,所传授的知识和观点,还是太浅层次了,我都觉得不值得,网上花99元的课程,所得到的有用的信息和内容,比这个大的多。而且每天还要浪费很多时间,看很多的无用信息在一直刷着屏。所以,这样的课程其实是适合那些小白人群,迷茫人群,内心不坚定,希望借助外力改变自己的人,而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是自己向内求。
这就是我最近比较消极的一些想法。我一直在寻找原因。我想我怎么又会变成这样,这个可怕的情绪又重新回来了,我好像失去了所有的理智和能力,让坏情绪深深的控制着,我所学的一切心理学知识都好像失去了作用,什么玫瑰色的糖纸都不起作用,人变得非常的暴躁和易怒,对宝宝也是大吼大叫,我怀疑是不是更年期提前了。所幸得是今天在读卡耐基系列,他给出了答案,身体疲乏和精神上的焦虑有很大的联系,有时它是焦虑的直接成因,有时它让人们更易于染上“焦虑”。过度劳累会削弱人的抵抗力,让身体更容易被感冒和许多其他疾病所侵袭;而精神病学家认为,劳累也让我们在恐惧和焦虑的情绪面前变得更为脆弱了。Jacobson博士曾曾说: 任何紧张和情绪波动在完全的放松之下都会烟消云散。所以要克服焦虑的话,就要先学会有效、主动地放松才行,不要等到真的累了再开始行动。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所有的一切都提醒我需要休息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