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满纸荒唐 人间烟火—— 红楼有感

满纸荒唐 人间烟火—— 红楼有感

作者: 王阳光啊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17:13 被阅读0次

满纸荒唐言——观书有感

很小就知道红楼梦,小学时就看过电视剧,听过大人讲过剧情,幼时只知宝黛的爱情悲剧,痛恨宝钗和贾府众人,而今读完原著后观点大为改变,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以写下这些文字来记录。

开始我认为红楼梦只是讲宝黛爱情的一本“言情小说”,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读这本书。书中描写宝黛爱情的片段既隐晦又稀少,让我不时觉得似乎王熙凤才是女一号,整本小说都是在她的自传,这使我幼时的想法被戳破。或许是长大后我的三观有了极大的改变,比起宝黛的爱情故事我更喜欢整篇对家族关系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感觉整个故事结构都升华,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研读这本书,细细分析每一个人物形象和其中的感情经历,老爷们有风光霁月般的贾政、林如海,也有口蜜腹剑的贾敷、贾珍、贾琏之流,亦有文韬武略的北静王爷;太太们虽都身于内宅但都柳絮才高,才貌双全。贾母、王夫人皆系出名门一生相夫教子,以夫为纲,以子为纲,愿家庭和睦,做事有大家眼光极少以妇人之见去处事,以家族荣辱为至高利益,虽对宝玉过于溺爱却也将独子培养成善良和蔼之人比起薛家蟠公子,贾家在育人方便还是颇有成效。对女儿的教诲并非是以女子无才便是德,反之贾府姑娘个个才华横溢,尊重女儿,疼惜女儿实在叫人感念。

  曾经我以宝黛的爱情悲剧而感到痛心,而今却觉得这是一桩幸事,黛玉的敏感多疑和小气毒舌让人可怜又可恨,她纵是聪慧美丽可若放在我们平日生活中这类人往往是人缘最差的,在当今的社会下我们人人都盼求高情商、会做人而非黛玉那样的孤傲绝世,正因如此在偌大的荣府中宝钗的出现犹如明珠,甚至让赵姨娘都刮目相看,她虽生性淡然却又从容处世,心思缜密又条理清晰,不仅懂得照顾母亲体谅兄长,又懂得分寸在荣府中安身。就像贾母说到“黛玉的性格孤僻,爱使小性子,纵是个短命的。”她无法撑起荣府,成为主母,她只能做千金小姐。而黛玉身子娇弱,恐命不久矣贾母等皆心疼宝玉成为鳏夫所以才未促成这段姻缘,比起儿女私情,似乎所有人都是以家族利益和儿孙前途为重,这是时代特色,所以说红楼它不只是一本言情小说他更像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社会纪实录,将人们的思想行为记录在册供后人研究。

再看这本书的同时也读了知否这本言情小说,以红楼为蓝本写了一个家族励志自信的故事,内容对古代的嫡庶制度和男尊女辈有了深刻的塑造,虽然现在的我们追求男女平等,但不能否认嫡庶制度在古代有着极大的利处,符合那时的时代背景,减缓了社会矛盾。

而今看待问题的角度变了所以想法也就改变了很多,虽然还是欣赏黛玉但是站在宏观角度觉得这样的结局似乎更惟妙惟肖。

谢谢厚爱。

相关文章

  • 满纸荒唐 人间烟火—— 红楼有感

    满纸荒唐言——观书有感 很小就知道红楼梦,小学时就看过电视剧,听过大人讲过剧情,幼时只知宝黛的爱情悲剧,痛恨宝钗和...

  • 翩若惊鸿,泪亦倾城

    —— ——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唱出了多少悲...

  • 爱在你眼里,情在我心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创作背景 《满纸荒唐言》写于《红楼梦》开篇。在《红楼梦》的缘起中...

  • 泪眼红楼梦一场

    (叹红妆) 是谁?用那满纸的荒唐,演绎着红楼的悲伤。又是谁...

  • 《满紙荒唐言》394

    《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是《红楼梦》的缘起诗,讲述了作者曹雪芹写书...

  • 读《红楼梦》有感

    文/燕 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有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给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

  • 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

    《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是《红楼梦》的缘起诗,道尽了世间苦涩的法则...

  • 满纸荒唐

    序: 夜,卷成,顿觉荒唐不堪,不知所谓。遥想多年意,思绪万千,遂吐槽了数语! 笔下长卷铺陈案,满纸荒唐。行间...

  • 满纸荒唐

    唇枪可做杀人剑 蜚语喋血浸青衫 满座皆是执刀客 换盏犹叹信谗言

  • 原创诗歌|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 ——文|王永刚 满纸荒唐言辞,休笑世人颠痴。 多少世间美好,终成一地鸡毛。 【满纸荒唐言·其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满纸荒唐 人间烟火—— 红楼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dl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