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大暑节气里,回了一次故乡。老家的山林,老家的山路和老家的田野,又见一人高的玉米地密密匝匝,深绿色的玉米叶重重叠叠,密不透风;大豆已经长到了膝盖处,有一些已经开了花;花生苗还在河堰的坡旁长得茂盛,只是还未开花,还要些许日子才能够开花。
母亲跟我出去旅行其实只有一个礼拜,期间她仍念叨着她的田她的庄稼。总是不放心,既担心干旱又担心野草丛生。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迫不及待的去巡田,开上她的三轮摩托车,带上我和妹妹一起去下地。
先去西山,去看父亲坟地里所种的晓豆和红薯,还有一半撒了芝麻,野草已经快到芝麻高了。见到很多野草母亲就忧心,想着必须要把野草拔干净。母亲从小种田,她最见不得的就是自己地里面有野草。她说:"地里如果有野草,人家都会说这家的婆娘太懒了"。所以我从小的记忆里,我们家的地几乎是没什么野草的,但凡有一点母亲都会及时勤劳的把它除去。闲来无事,母亲总是爱下地的。以前奶奶常说母亲爱种地,其实谁会爱种地呢?谁会大太阳底下在田里面从早忙到晚,晒着太阳弯着腰,还不都是为了全家那一口吃的吗?
现在我们已经长大,家里的土地也越来越少。其实我们舍不得母亲去辛苦种地,但是母亲总是说不种地干嘛呢?弟弟曾经要我劝说母亲把地包出去,或者租给邻人种。母亲总是舍不得,他们问我的意见,我只有一个意见,就是母亲想做什么都不阻拦她。她爱种地就让她种,实在搞不动的可以花钱请人来帮她一起做。有了地,闲来无事她常常下地去看一看庄稼,对母亲来说也是身心愉悦的好事情。
看完西山趁着太阳未落母亲又带我们了东湖。东湖的地村里面大部分都已经统一承包出去了,只有我们家和我五叔六叔他们家的地还在,坚持自己种了大豆。我们到的时候碰巧五叔也在地里面除草,于是母亲和他一边商量着如何把地种的更好,要把地调理好,然后还需要把河堰的沟拉平,以方便秋天更好耕地。
晚风吹着,太阳快要落山了。这样的下午,在我小的时候常常上演。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田野,父母在田里面劳作,我在田头玩耍。日落的时候鸟儿一群群也扑扇扑扇的回到树上的巢。
这一刻我们小孩子是最喜悦的,因为马上就可以结束田里劳作。趁着夕阳的余晖回家吃饭休息了。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熟悉的风、熟悉的气息、熟悉的日落以及熟悉的路。虽然我们已经长大,母亲也在老去,虽然现在已经不像幼时那么辛苦。然而,我依然怀念这熟悉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