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易郁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2-06 22:09 被阅读0次

初五刚过,第一股返岗浪潮席卷而来,依旧灯红酒绿的街头巷尾,依旧拽不住渐渐消散的年味儿。

都说“过年”,是举国上下悠闲放松的公共时刻。可我似乎感觉,每到这个时候,忙碌的人会更忙碌,悠闲散漫惯了的人也会平添三分“忙意”。

但国人的文化向来具有“可逆性”,往往我们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大一样,譬如宴请客人,客临时的热情洋溢,表示无比的欢迎,客走时又唏嘘安安静静多好,无人扰攘,益寿延年……

小时候,每每听到这些“正反话”,最是无法让人猜透,小小的心灵诚惶诚恐,绞尽脑汁揣测着大人们到底喜欢这波人呢还是讨厌这波人呢?

直到今天,已近而立,才颇有一点心得——说不上喜欢不喜欢,纯粹是一种此时彼时的心境交汇。此时来,宾客盈门,礼数周全,特别是有头有脸上宾莅临,大有蓬荜生辉之感,主人自然喜不自胜;彼时走,杯盘狼藉,攀比高下,特别是主人与宾客,又或客与客之间的机锋较量,有输有赢,占上风的自然心满意足,落下乘的则咬牙跺脚,捶胸顿足,难免是忿忿不平的了!

这种“忿忿不平”的心理可以积蓄整整一年,然后企盼在下一个新年里能够“一雪前耻”,所以既厌恶又无比期待这一群人再次相聚,这其实就是“过年”的最真实的状态。

诚然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什么东西最多就一定会在长大后炫耀自己曾经缺失的东西为最,这样的人或事总是逃不出“真香定律”。

就好比一个一直以来平平无奇的小学生,突然考了一个一百分,走路都自带“王者之风”,像一只可可爱爱的小青蛙,一直困在井底,终于看见了天上的月亮,以为发现了奇珍异宝,惊喜的样子让人心疼。

写文章,有时候是一个费心力的事情,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似乎也会让作者挣扎一会儿,但写出好文章的执念,往往会最终战胜这样的纠结。

宴会上,谈及写文章的这个矛盾,万万没想到被被老友阿土的一句话“种草”,他说:好的文章总是在客观阐述彼时的心境,不必介怀、揣测此时如何。

是啊,文字最初的功能就是记录事物和心情的变化,一个一个文字组合成一篇一篇文章,“朝花夕拾”,以昨慨今,并无多少实指一人一事,所有好的坏的事情都充当一面镜子勉励耳!

我记得我上大学时,有一位面容姣好,身材纤细,说话总是喜欢以定义式口吻阐述观点的女老师。

她的课程是心理健康,一件大教室几百人,她的工作每天就是和座位底下的几百个学生“侃大山”。有些轻浮的学生会对他吹口哨,她不以为然,反而兀自得意。

主动让同学猜测她的年龄和体重,并在一片抢答声中洋洋得意并极具神秘感的说道:“我二十几年没有吃过一粒米饭,没有干过一天家务,十指不沾阳春水……”

意思就是她今天的光鲜亮丽得益于她不食人间烟火,不甚健全的四肢。戏剧性的一幕就在一周后的某节体育课上,中途我偷偷溜到食堂吃饭,发现那位金发碧眼,自称“二十几年不食主食”的心理老师,正在左顾右盼,做贼似的,一筷子一大口饭往嘴里塞,不到三分钟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就被三下五除二填进“五脏庙”。

一直观察到最后,原来她自己带的一双很漂亮的筷子,倒完餐盘后,跑到水龙头旁冲洗筷子……当时我一口饭差点喷了出来,“咦,干嘛不直接下班拿回家让家里该洗的人洗呢,这样才能显得自己有多么无比尊贵,才能真真正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

我常认为,一个人在这个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社会里,我们都可以有自己十分独立的见解和自信,无疑这个世界日趋包容博大。但真见解是知道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得体的阐述适宜的观点,发表平和的议论;真自信是要掂量清楚自己的斤两,而后明白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自己的言行举止,社会影响力所得,还是你身后的某个其他的什么人。

只有认清了现实,才有可能自信。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否则别人的谦和有礼、四肢勤健,对比你的自命不凡、矫揉造作,高低自然立判。

我有时候再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思才会空洞到想用三两句机锋的语言去压倒众人,是什么样的心理觉得勤劳是一种耻辱,而懒惰则自觉高贵,又是什么样的嘴脸处处引发攀比,而又考察对手未详,败下阵来,让第一次见面的人就对其嗤之以鼻,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总说人啊人,有多聪明就会在得意忘形的某一瞬间埋下败亡的种子。正所谓“欲要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可这里头大多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朋好友,没有人想让你“毁灭”,但值得深思的却是是,更没有人愿意阻止你的“疯狂”。因为人情世故不许,因为牺牲小我不许,因为事不关己不许,因为人性薄凉不许……

所以,世上原本很难用“好坏”去区分你身边的人,因为不想害你的人,更不想贻害自己。

如果你足够心思细腻,你会真切发现你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没有一个真的比你差。你以正统自居,人家“野路子”赚得比你多;你以嫁得好自矜,人家还未嫁就已经身在侯门,明珠于掌上;你以夫婿言听计从为傲,殊不知来自夫婿最大的蔑视即任你搅得风起云涌,只是建立在一心一意且能够带来利益的基础上,一旦你有二心,离开或被弃你便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生活工作瞬间大厦将倾,什么也不是……

谁是谁的附庸一目了然。原本的“平等”在一味的想要证明自己比枕边人甚至所有人强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唏嘘可怜。

这样的残酷是这样的人想不透或者有意避开不敢往深处想的问题。旁人可以故作不知,但旁人或会引为笑柄或会替之担忧,人心不同而已。

人都不喜欢做用“力”的事情,偏偏“劝”字“又”要出“力”,人们都把这一字看得紧了,离开了“劝勉”的人生,危险系数实在太高。

低调谦逊,法天敬人,自会让比你高出许多的人不会轻觑了你;也会让确实不如你之人发自内心尊重崇拜你。

把复杂的世情看通透,并不算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切忌四字——利令智昏,一生可保无虞。

相关文章

  • 劝可劝之人,劝当劝之人

    一个朋友,属于直爽仗义之人,她见自己同事红杏出墙,虽萍水相逢,却十分纠结。半夜回家路上还给我打电话问:素琴,如果你...

  • 劝妈劝弟

    劝妈 身在曹营心在汉 老妈归心四快箭 周六回家看孙子 不管女儿苦苦劝 劝弟 身家百万李老板 风雨无阻挣大钱 不买楼...

  • 劝人劝已

    我慢慢意识到自己的心态过于浮躁,只关注自己想要什么结果,从来没关注过满足孩子的需求;只关注孩子目前退步的事实,从没...

  • 感觉才华用尽的时候, 也不要轻易与放弃握手。 百灵不再吟唱, 一定是在护理歌喉。 何必把眉头紧皱? 让波浪侵上额头...

  • 巧舌动风云 一言出,万法随 好一副慈悲之相 注:偶得一闻,女主苦寻爱犬,天怜苦心人,火锅店盘得,问其何所入,得一言...

  • 《劝》

    时光如流水,莫为今日悲。

  • 昨夜漆黑风魅影 北有高歌南泣吟 午风狂抽倔强叶 拖走最后一片云 一通电话趋向稳 末尾陡增报复音 月老红绳不乱牵 风...

  • 关关雎鸠情意真,劝君莫恋逍遥身。 兔子还有窝边草,男儿怎能不思春。

  • 走过风雨无数, 满怀豪情百度, 要想快乐人生. 何必计较太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dp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