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上,我不是那么有仪式感。
刚开始写作,我把它当作一件有趣的事去做。那时表达欲比较强烈,想倾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兴趣,激动,也期待自己说我想说,写我想写。用我手写出我心。
那是不知道什么是仪式感,也没有想着,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
写的是流水账和自嗨文。写了一段时间,发现与好作品的差距太大,开始当作任务去完成。
当任务去完成,就有一些强迫,有一些不心甘情愿,有一些敷衍,有一些得过且过,可又知道写文章这件事情的好处。思绪就在,要认真对待和可能我也写不出好文章,随便写写吧,这两种情绪中交叉。
随时要调整这两种状态,既消耗时间精力,又让人情绪不稳定。
改变这种状态的方式也很简单,当看到一同起步的人,只是坚定认真对待读书、写作、见人、思考、学习,他们的文章越写越好,并且文章投稿变现,慢慢的把我们抛在了后面。这些都深深的刺激了我。
他们时间的规划,写作的目标,内心的执着,也有焦虑,迷茫,纠结,不知所措的时间,但他们寻找方法,去改变去解决,让自己快速提升。
有的是早上5:00起床读书写作;有的深夜孩子睡着以后开始写作;有的是利用上班路途中、吃中午饭时构思素材,内容,结构,然后利用一切闲余时间写作。
相对于我没有一个明确的写作时间,总是先在心里想,从哪几个方面去写,或翻翻书和以前听过的课程,大概构思一下,边思考边写。
晚上当没有孩子来打扰时,一个人独处反而是能快速进入写作状态的。可是熊孩子是个十几分钟都要求来抱抱,求关注。无法能够安静的写作。早上起来人是迷糊的,头脑不是特别清醒,而听书倒是一个最佳的时间。
写作需要一个清醒而敏锐的思维。有一个特定的时间,专注的去深入思考不被打断,能让大脑中的灵感源源不断的喷涌而出。也能让思考更深入,深刻产生更多的链接。
印度圣雄甘地,写文章之前,斋戒静坐沉思一日夜才开始去动笔。
这是他对人的尊重,对文章的尊重,对文字的敬畏。
仪式感它不是表面的行为,而是一种从内心的认同,对所做的事的尊重,有态度,有责任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担当有趣有料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