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克里斯坦森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和彼得·考夫曼的《穷查理宝典》都略微涉及到家庭的话题,这一话题延伸到家庭文化,让我茅舍顿开原来长久以来影响到我价值观的是家庭文化。

近些年有呈现低龄化留学的倾向, 先前和朋友讨论过“将来她的孩子多大会出去留学”,朋友确定女孩子最少要读完高中才可以出去留学。
低龄化留学或者是高中毕业后出去留学或者是大学以后读研究生, 年龄并不是决定孩子可以出去留学的条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能让父母判断孩子是否可以出去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是孩子的价值观和处理流程,是否有独立应对社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母亲塑造的家庭文化
母亲很注重善良, 正直的品德教育, 在我幼年时期, 母亲以摆摊卖水果来养家, 和母亲一起卖水果的都默认一斤=7两左右,甚至六两,缺斤短两是市场卖家默认的行为, 但母亲从来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从来都是足斤, 甚至认识的朋友还多给一些, 即使不认识的买家各种试吃母亲也不计较, 所以往往母亲出摊一天赚的也只够家里的基本开销。
而和母亲一起做生意的基本都小小赚了一笔, 弟弟数次说母亲“你这样做生意, 怎么可能赚到钱“ , 然后弟弟就拿着螺丝刀开始调秤, 把一斤调到八两, 母亲每次都严厉训斥弟弟。
几次弟弟偷偷背着母亲调秤, 都被母亲检查出来,母亲觉得弟弟会再次干这样的事情, 出摊前都会检查秤是否准确。正是母亲从小对我们的教育,大学离开家后母亲有自信我们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 有原则性的处理事情。
假期我又重读了《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践行那些略显老派的价值观, 强调诚实和正直。母亲也一样, 周围的朋友,市场的卖家都默认调秤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而母亲并不认为其他人的准则就适应于她自己, 她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我现在才意识到母亲的这种做法也是一种家庭文化, 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的价值观。
02互助的家庭文化
查理芒格在少年时期目睹了父亲慷慨地帮助家族成员,让芒格明白这个家族的兴衰荣辱需要大家的互助。互助的家庭文化在我先生的家庭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很感恩先生的阿姨和舅舅们数次对我伸出援助之手,3次买房, 只有一次是完全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2次买房我分别从先生家的阿姨, 舅舅借了60万和100万。
每次我做出买房决定, 我先生开口和阿姨们请求帮忙, 阿姨每次都会筹措出来我需要的钱,有借30万, 有借10万, 有借20万的,人人都会搭把手。当我需要100万时, 我先生的表弟也需要140万, 也就是2个人都需要钱, 即使舅舅阿姨们暂时筹措不出来, 她们也会和身边的朋友帮我筹措到我需要的钱。
让我很感动的地方就是阿姨舅舅的薪水并不高, 平时生活极其节俭,小姨和小舅妈从不买名牌的东西, 就这样省下来的钱可以毫不犹豫地借给我, 这次我去信阳阿姨家看到她为了应酬喝醉了在家呕吐, 看到家里的用品都很简单, 但是一旦买给我们的东西却个个是名牌子, 从不吝啬。
03设计你的家庭文化
这种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姥爷早年时期, 阿姨舅舅们在年轻时候工作就开始在姥爷的教育下互相帮忙, 互相帮忙出主意, 他在世的时候基本家里任何一个子女家庭出现问题, 都要求大家一起帮助解决,所以家庭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时一刻, 是一代人从小的家庭教育。
包括我家庭的文化也是从我懂事开始就进行的, 从这个角度思考, 父母在孩子在年幼时期往往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的意见, 让孩子遵从父母的想法, 一旦孩子到十几岁时, 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世界观, 这种权威就开始失去了作用。
此时,家长们可能才会意识到,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营造一种家庭文化,让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遵循正确的价值观。 家庭文化可以在不经意的教育中形成, 也可以有意识去创造。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自尊和自信,有能力解决种种难题。如果你有几个子女, 希望子女在将来的道路上互相扶持, 你就必须早早开始考虑, 将价值观, 做事流程, 互助的文化设计到家庭文化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