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如白纸一张的孩子来说,他们所接触的童话故事、动画片、电影、电子游戏等文艺作品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其认知,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文艺作品也多到让人应接不暇,很多孩子都会大量接触到。
大多孩子感兴趣的作品都不是写实、纪实类的,所以通常孩子会大量接触到一些背离现实的内容,比如:
- 死了可以复活。(电子游戏、动画片、电影)
- 高处跳下一点事都没有,摔落也只是疼一下。(动画片、电影)
- 用石头砸人只会起个大包。(动画片)
- 触电只是浑身震颤一会儿。(动画片、电影)
- 火只是把人烧黑。(动画片、电子游戏)
- 被车撞飞也没什么大事。(动画片、电子游戏、电影)
- 野生动物可以成为好朋友。(动画片、童话故事、电影)
- 对坏人就可以不惜一切手段惩罚、报复。(动画片、童话故事、电子游戏)
- 美丽约等于善良,丑陋约等于邪恶。(动画片、童话故事)
低龄的孩子往往很难分辨这些内容是否合理,甚至压根不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孩子误把这些当作真实世界的规则加以模仿,会有非常可怕的后果,社会新闻中偶有这类悲剧被报道。
所以作为家长,特别是低龄孩子的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认识现实世界,明确区分文艺作品与现实法则。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经历,适时地告诫他们这些道理:
- 所有文字、影音、游戏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人编造的,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情节,不能信以为真。
- 只要不是从家长、老师这里学到的知识,都不要轻信,要先询问家长或老师,再去尝试。
- 野生动物很难与人相处,它们极有可能攻击人,而且它们还会携带很多病菌,千万不要尝试接触它们。
-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肢体也很脆弱,且无法再生,做任何事都要谨慎再谨慎。
- 不仅要爱惜自身,也要善待他人,将心比心,每个人都应当被尊重,每个生命也都应当被尊重。
- 即使对待坏人,也要依靠法律规则审判和制裁,一个人无权仅凭自己的想法就去审判和处罚另一个人,这样会造成社会混乱,其自己也就成为了坏人。(行为正义与结果正义的道理)
- 人的外表美丑和内心善恶没有必然联系,美貌只是众多天赋的一种,而且也需要后天努力来保持,就像聪明、灵敏、强壮一样,而心地善恶完全是后天形成的。
过早地认知现实,或许会戳破孩子们一些梦想泡泡,但是对他们保护自身、走向成熟,都是很有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