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地铁的路上,想起了大学时读的这本书,必须承认,我不会做读书笔记,所以面对老师的要求,只能摘录书中自认为有意义的话语,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下,书我确实读完了,读书笔记看起来也很好看,至少形式上很好看!
现在平板上读书,也延续了往日的习惯,在自觉有意义的句子上高亮标记。所不同的是,今年有了量的积累,读书的时候更有兴趣了,不知这是一种量变引起质变,还是获得正反馈之后更能坚持的良性循环!
相对应的,求学时代为了作业而读的书,记忆已经很模糊了,而那时候我的兴趣都在小说和影视剧上,习惯性的带入主角视角,在影视文艺作品里获取虚幻的满足,所以读不进去稍微有点深度的书,类似于少年不识愁滋味。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经历赋能的认知吧!
想到这本书,是感慨于新闻,时事,以及悲欢离合的人间万象,也或许是耳熟能详的某项工作,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而在世界纷纷扰扰的当下,我还能读书,还能写作还能记录,也是一件乐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