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评《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著)

评《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著)

作者: 龚云飘 | 来源:发表于2019-11-06 12:28 被阅读0次

        该年代是指从1914年到苏联时代结束这一掐头去尾的20世纪。初读本书,吸引我的是"EXTREMES"一词。本书分为三部分,共十九章,“第一部分,大灾难的年代;第二部分,黄金时代;第三部分,天崩地裂。”可以看出,本书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极端”的名字。“极端”二字特别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并引发读者进行深思,书中对20世纪做了一个概览,里面记录了12个人对20世纪的看法。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说:“我个人在20世纪的生活经历中没有遭遇过磨难,但在我的记忆中,20世纪在西方历史中是最可怕的世纪。”西班牙人类学家福里奥·卡罗·巴罗贾说:“在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与20世纪的现实之间有着十分显著的对照,我平静、平安地度过了我的幼年、青年和老年,而人类却经历了许多可怕的事件。”法国农学家、生态学家雷纳·杜蒙更是直言道:“我认为整个世纪充斥着屠杀和战争。”

      霍布斯鲍姆(1917年--2012年),英国近代史大师,童年是在德奥两国度过的,彼时正值一战结束。他十四岁加入共产党,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他都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其研究时期主要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至17、18世纪和20世纪,研究地区从英国、欧洲延至拉丁美洲。除了研究历史之外,他也时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社会学理论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著作颇丰,其中尤以年代四部曲最为著名,它们分别是《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其编辑的作品约30种,文笔流畅、叙事宏大,在全世界影响极大。

      本书的译后记如是说道:霍布斯鲍姆大概是著作被翻译成中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这些著作的读者遍及学界内外。中国多家出版社都出版过他的作品,本书是被江苏人民出版社再次翻译出版,于2010年3月发行。较之98年由郑明萱先生翻译的初版,本书翻译由集体合作完成,参与翻译的人员众多。由于时间紧迫的缘故,我并未对本书有过深的研读。不过,刚读完他的前言和致谢,我就以为此书绝对是一本值得所有学习历史以及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研读的一本佳作。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作者写作的态度非常严谨。在写书的过程中,霍布斯鲍姆力邀一些同事、学生和相关的人进行交谈以获取足够的信息来充实本书。他将论述“科学”的章节呈送给朋友艾伦·麦凯以及约翰·麦道克审阅,而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些内容则交给其同事兰斯·泰勒审阅。同时,他从学生那里也获取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比如从费尔丹·厄尔加特和亚历克斯·朱拉两位学生的学期论文中了解到了土耳其革命、第三世界移民和社会迁移现象等知识,他的学生玛格丽塔·基赛克所做的关于美洲人民革命联盟党和1932年秘鲁特鲁希腊叛乱的博士论文也为其提供了写作的大量素材。

      第二,霍布斯鲍姆旁征博引,阅读了大量资料,为本书的写作做足了准备。当20世纪史学家越接近现时代的编史工作时,它们更加依赖于两种资料来源:日报或期刊和定期报道,还有由国家政府和国协会出版的民意调查。霍布斯鲍姆也是如此,他从《伦敦卫报》、《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等报刊中获得了相当多的信息资料。同时,作为联合国前身的国际联盟,其引领潮流的《1945年工业化和世界贸易》对经济方面的调查分析也对霍布斯鲍姆有很大的启发。除此之外,他还从经济历史学家保罗·拜罗赫以及匈牙利科学院前院长伊凡·贝伦德那里了解了“掐头去尾的20世纪”这一概念。对于二战的写作,他则大量参考了阿兰米尔沃德的著作《1939年--1945年的战争、经济和社会》,其对艺术的看法主要来源于约翰·威廉特的著作以及谈话,诸如此类等等。

      一部优秀的作品最起码得做到这两点,显而易见,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做到了,而且做得特别好。

      以掐头去尾的20世纪为主题来干巴巴地讲述历史并非本书的目的,霍布斯鲍姆的目的是去探索和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为什么这些事会牵扯到一起?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非常重要。人们都知道,不能想当然地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历史知识,尤其是复杂的20世纪的历史。俄国革命到底带给世界怎样的影响?经历十月革命的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世界?黄金时代的背景是什么?新千年的世界该何去何从?本书对这些问题都做了详致的分析并发表了十分具有说服力的观点,人类总有未来,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历史就将延续。

      《极端的年代》的论点围绕20世纪展开,它以标志着西方文明衰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起始,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为终点。本书着重论述了一战爆发到二战结束的几十年是社会的大灾难时期,对20世纪两次大战中死亡人数的估计是1.87亿,相当于1990年世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宗概念?在20世纪的整个进程中,战争给各西方国家所带来影响十分恶劣。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除美国以外,所有参战国的平民伤亡人数都超过了军人伤亡人数,战争中损失最惨重的依然是人民。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迅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本书也未给出明确的答复。黄金时代在历史上首创了单一的、日益一体化的、主要在国与国之间运行的世界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冲突在所难免。黄金时代逝去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失业量大增,无家可归的乞丐和富人之间显出鲜明的对照,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少部分人掌握着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许多人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并难以平复。随之其后,20世纪最具戏剧性的事件上演了,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这个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国家轰然崩溃。然而,这并不代表着资本主义的胜利,这是国家领导人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无关。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解体了,可是他带给世界的影响是持久而巨大的,第三世界兴起,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逐渐一体化,世界在新千年逐渐进入正轨。

      掐头去尾的20世纪结束时,世界已经不再以欧洲为中心,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个国家变得越来越依靠彼此。表面上,世界迎来了和平与发展,实则各个经济体之间暗流涌动,危机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直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们可以回首过去的路,这也是霍布斯鲍姆在书中尝试做到的。从过往的教训中汲取经验,这不正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意义所在吗?不要激进,不要极端,竞争在所难免,有冲突就要协商。我坚信,以和为贵,以史为鉴,将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更好的、更公平的、更加适合生存的世界。

评《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著) 评《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著) 评《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极端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ku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