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任何平凡的孩子在恰当的教导下都有变成杰出人才的可能
这是在卡尔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当着马格德堡的众多教育家的面提出的观点,并且,我始终信守这一看法。我对海尔文蒂斯说过,“任何平凡的孩子,假如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导,都有变成杰出人才的可能”。
我非常清楚,假如钢琴的琴键缺少了琴弦,不管演奏者的水平如何高超,琴键也不可能有任何反应。我同样非常清楚,一位专家可以毫不费劲地纠正不合拍的音符,也可以用本来音质低劣的乐器演奏出美妙的旋律。一件乐器的构造或许并不比别的乐器的构造更加完美,然而,假如这件乐器调好了音,而别的乐器不进行调音,这样的话,同别的乐器相比,这件乐器演奏出的任何曲子都会更加悦耳。
相同的道理,假如某个孩子的身体或者大脑没有某个器官,那么,他便不具有同这个器官相对应的能力,即便是最优秀的教育家也不能在他身上培育出这方面的能力。假如这个孩子不缺少任何器官,仅仅是因为有着某种缺陷而使得某个器官发挥不出其应有的能力,那么他的这方面的功能就将没有别的正常器官的功能好。唯有那些清晰地了解这些缺陷的教育家才可以帮助孩子真正地克服那些缺陷。至少,他可以让人们看到那些器官本来的情形。通过矫正,再观察一下改进以后的结果。
通过采取某种适当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家可以将那些平平常常的孩子培育为杰出的人才。相反那些原本非常优秀的孩子,在不细心、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下,却无法获得这样的效果。所以,一个平常的孩子,假如被一位水平高的、慎重的教育者对他实行满怀关心的、恰当的、特别的教育,那么,这个平常的孩子将会在某一领域到达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样他可以超越那些智商非常高,但被不细心并且没有任何经验的教育者心不在焉地、胡乱培育出来的孩子。不过,能够确定的是,假如后者可以受到与前者一样的教育的话,他们的才能肯定将超越前者。在实际生活里,孩子接受不到恰当教育的状况时常出现。这样一来,许多智商原本高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落后了,最后变成愚笨无知的人,甚至还不如这个。而某些平常的孩子因为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最后变成不多见的杰出人才。
在优良的教育条件及最最合适的环境里,智商高的人会变成怎样的人呢?我可以断定,尽管我们对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查理曼大帝、亨利及弗雷德里克并没有彻底的了解,然而他们绝对也有缺点,或者更加准确地说,他们肯定有比较弱的一面。他们也有许多方面与我们平常人相同,不过我坚信,一个得到良好教育的人将会更加优秀、更加强大、更加健壮、更加漂亮、更加风度翩翩、更加果敢、更加心胸开阔、更加高雅、更有智慧、更加热情、更有学识、更加明智、适应性更强、能够把任何事情都处理得更加得体,简而言之,他将比一般人更为优秀。
如果我们的教育水平比现在先进100年,我的看法或许是不对的。不过也未必,因为能否寻求到激起每个孩子潜能的方法,而且使得这个方法变成人类共有的财富,父母及教育家们是不是抓住了每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依然是一个问题。我们仅仅能够确切地说的是,一个平常孩子的父亲给以他的孩子的教导,与另外10个智商高的孩子的父亲所给以的相比,肯定要少一些。所以,他就不能使他的孩子得到比智商高的孩子更深层的发展,反而,还或许使得孩子落后于别人。
不过,这并非问题的重要之处了。我们目前依然无法断定别人是否也不能获得更多的教导。明智的、尤其是很有教育经验的人,他们都发觉,在他所采用的教育体制中有着一些不对的地方。这些不对之处足够危害他的学生的进步,而且明显压制了孩子的进步,而在别的方法下,孩子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假如我们肯定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把个人的最大潜力挖掘出来这个方面大大的欠缺,那么我们也便可以理解,假如一个教育者对一个智商普通的学生所给以的教育比目前智商高的人所得到的教育要好,他便可以将一个平常的孩子培育为杰出的人物。
有一小部分人在缺少我的帮助的情况下,也领悟到了我的教育精神的实质且对这个表达了赞许。然而我始终在提倡的教育方式却受到了广泛的抨击。我只能以为他们事实上歪解了我的原意。尽管他们宣称已经领会了我的教育理念,但还是一样会提出很多疑议。这些疑议常常自相矛盾,而且在严格的审视之下变得特别的不稳定,根本无法站住脚。
所以,通过与别人多次的交谈,我努力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做出更深层次的阐释,近25年来,我始终致力于此。
……
为了使一个拥有与别人一样智商的人以后变成一个比别人杰出的人才,从他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就一定要开始对他实行最细致的、最合适他的教育。
在10个平平常常的孩子之中,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在遇到不一样的特别照顾以后,他们的才能将出现很大的差别;假如他们的某些能力并未获得运用或者未能获得发展,那么这些能力将彻底停滞甚至失去。
假如一个孩子的父亲获得过很好的教育,那么通常来讲这个孩子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理由是如果孩子的父亲拥有相当的健康、时间、知识还有经验等等,可以给予孩子优良的教育环境。另外,孩子的父亲还将对孩子潜在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并对他的教育实行严厉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能够挑选适合自身的职业、住处、另一半、他的主修专业及第二专业、以及他的朋友、相识。他一定要可以,也同意要么如同隐士一样隐居,要么到处旅游,要么在大城市里生活,要么在乡镇村落生活,要么在大学里,要么在首都。除非是这样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教育,一种彻底不一样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孩子的全部潜力可以用一种最好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不过我会给予儿子一种逐渐推进的教育,在此经过中,我将可以使得这些改变尽可能快地产生。尽管那大大超越了我的能力范围,可是我有义务这样做,而且,唯有在此条件下,他每一方面的智能才有可能获得平均的发展,且把他的智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
我们的教育是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育,这就要面对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不同的学校教育水平有高有低、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智力也不尽相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有教无类的主要工作应由国家和社会主导,最大化的拉近地区及学校的教育差距,使广大学子都有机会获得一样好的教育;因材施教的事因由家庭主导,毕竟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
当家校互动达到良好、流畅,各类教育环境达到相对均衡的时候,孩子们就有希望达到老卡尔期望的教育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