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诲诱无倦习孟子--54

诲诱无倦习孟子--54

作者: 济之 | 来源:发表于2016-10-11 21:11 被阅读0次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於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馀粟,女有馀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於子。於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弟子彭更问:后面跟着几十辆车、几百个人,从各位诸侯处获取食物,这样是不是太过分了?

孟子说:如果不合乎道义,人家一碗饭都不能接受;如果合乎道义,舜帝当年甚至接受了尧帝的禅让都不为过,你觉得舜帝也太过分了?

彭更说:没有,士子没有功劳却去吃人家东西,这是不对的。

孟子说:你如果不通过交换每个人的功劳和成功来弥补自身,那么农家的粮食吃不完,妇人织的布也无法交换。你如果交换,那么木匠车匠都能从你那里获得吃的。有一个人,在家孝敬长辈,出门友爱他人,遵循先王的学说,来教育后来的读书人,却不能从你那里获得吃的。你为何尊重木工却不尊重那些践行仁义的人呢?

彭更说:工匠们的志向就是谋生,君子践行自己的学说,其目的也是为了谋生吗?

孟子说:你说人家的目的做什么?他对你有好处,你可以给他吃的就给了。你说你给他吃的,是因为他的目的还是好处?

彭更说:因为他的目的啊。

孟子说:那要是有一个人,拆了你的房子,在墙上乱画,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食物,你给不给?

彭更说:不给啊。

孟子说:那你给他食物就不是因为人家的目的,而是对你有好处。

哈哈,老夫子辩论好厉害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相关文章

  • 诲诱无倦习孟子--54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於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

  • 诲诱无倦习孟子--120

    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於人乎? 孟子曰:何以异於人哉?尧舜与人同耳。 储子说:大王让人偷偷观察你,难道是你...

  • 诲诱无倦习孟子--71

    孟子曰: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道在身边我们却从很远的地方去寻求,事...

  • 诲诱无倦习孟子--73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

  • 诲诱无倦习孟子--74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於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

  • 诲诱无倦习孟子--76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孟子说:恭敬的人不会...

  • 诲诱无倦习孟子--75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 诲诱无倦习孟子--77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 诲诱无倦习孟子--72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获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於友矣。悦亲...

  • 诲诱无倦习孟子--70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诲诱无倦习孟子--5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bb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