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年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的飞快,仿佛上一秒刚阳了,下一秒就已经快要迈入2024了。
2023这一年,我做的事情并不多,当然也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也有了一定的成长,和一些感悟。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决定去写公众号,可等到六月份,才动真格。之所以拖了半年才开始,是觉得自己一直没准备好,但又不知道准备好的标准是什么。后来在工作上,看到很多同事短短一个月换了三家公司,甚至有的一年“干倒闭”四五家,我才开始正视写作这件事。
在我看来写作无疑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它需要你付出很多。比如耐心,很多通过写作有所成就的人,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最终才通过写作改变了命运。
而我要做,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刻开始,早开始,早有结果。事实证明,我的逻辑还是对的,从六月份开始写到现在,差不多半年多的时间,公众号更新了200多篇文章,最高一篇阅读量达到了5万多,粉丝从几十涨到了1千多。
虽然只收到了几十块的打赏和一百多的流量主工资,但我很清楚,这些只是暂时的,未来我能得到的会更多,只要我不停下脚步。
当然,提到写作,肯定少不了阅读,过去一年也读了不少书,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读到的内容,而是对读书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读书,既要解决现实问题,也要陶冶精神层面。
原本计划,今年用一整年的时间去读《论语》,可现实告诉我,不能光读《论语》,因为我还有其他的问题没有解决。
于是就开始针对自己的问题,去读相关的书,然后实践,最后调整。想要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你要对自己极度坦诚,不能骗自己。
我们很多时候,或多或少地喜欢骗自己,明明就是目标不够清晰,非要找借口说时间不够。倘若你不能对自己坦诚,那最终结果可能真的是,读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今年我读的最多的是理财类的书籍,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对待财富的理解上,是有一定问题的,通过阅读我找到了这些问题,并着手解决中。并且我还发现了,自己之所以陷入财务危机,不单单是方法有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来自于童年时期的经历。搞明白这些后,我算是彻底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也相信,今后的日子,我会越来越好。
当然只读这些工具类的书籍,很容易让人变得太功利,你需要文学来拯救下内心。比如昨天文章里提到的《繁花》,刚看完原著没多久,改编的电视剧就上映了,缘分这东西很奇妙。
之所以看这部书,是上月在公司被领导PUA的太烦躁,想找几本书来安抚下内心。于是我就把自己的需求告诉给了ChatGPT,让它给我推荐书,结果它就给我推荐了这本《繁花》。
说实话,读这本书的时候,前100页我是根本就没看进去,但我也没动过想要放弃的念头,就坚持每天看上一小时。结果慢慢地看进去了,也慢慢明白了这本书想要表达什么,然后结合自己的境遇,竟然有种解脱的感觉。
这是任何工具类书籍,无法带给你的,这是属于文学独有的力量,因此我时常会找些文学类书籍来看。
最后想说,虽然今年疫情结束了,但大家似乎都过得不怎么样。甚至有人说,真正的困境才刚刚开始。
不过谁也无法预测2024会是怎样,但我觉得,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你可以选择躺平,也可以选择直面,只要你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就没问题。
最后分享一段对话送大家:
一天有源来问慧海大和尚:“师傅您已经得道了,您还用功修行吗?”
慧海回答:“用功!”
有源再问:“如何用功?”
慧海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有源再问:“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呀,饿就吃,困就睡,那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慧海回答:“其他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思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这就是不同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