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窦固、窦宪抗击匈奴的一段故事
朱玉林
窦固像
东汉的窦固、窦宪为今扶风县人,荡平匈奴立大功,但下场令人泪目。
两汉时期,西部边境的匈奴常常入侵,不时以重兵轻骑突入关内,烧杀抢掠,甚至长驱中原,弄得大汉江山不得安宁。
为了安定边防,西汉王朝曾多次采取和亲政策,用美女黄金珠宝换得一时的和睦安定,在此期间虽有卫青、霍去病几次西征,一时打败匈奴,却终未将其荡平,获得长远的安定,到东汉章帝刘坦建初年间,天下泰平,国库盈实。
章帝先后用窦固、窦宪为帅、才彻底征服了匈奴,安定了西部边境。这两位为大汉立下了不朽功绩的将军,都是东汉时期扶风平陵(今宝鸡扶风县)人。
窦固、字孟孙、东汉显亲侯窦友的儿子,安丰侯窦融的侄子.他少年时就喜欢读书,更爱习阅兵书战策。汉光武中元元年(56),他荫袭了父亲的爵位,不久,又因功迁升为中郎将兼羽林士。后因其兄犯罪受株连,在家闲居了10年。章帝欲出师伐匈奴,安定西域,窦固被拜为大元帅。
经过半年的准备,窦固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兵及卢水羌兵一万多人出酒泉塞;他们去武威、陇西,还在天水等地募兵及羌胡兵万人出居延塞;河东,西河兵一万出高阙塞;太原、雁门及鲜卑兵万余人出平城塞,于天山共同向匈奴出击,匈奴兵全部逃走蒲类海。第二年,窦固又领兵西出玉门关,向西域进击。
对大破白山,战胜车师国。从此,窦固坐镇西域,以恩德军威服匈奴,数年西平安无事。
窦宪,字伯度,东汉大将军窦勋的儿子,窦融的侄孙,窦勋犯罪被杀,窦宪少年时便成为孤儿,建初二年(77),窦完一的女儿立为皇后,窦宪才次第拜为中郎、侍中、虎贲中郎将、黄门侍郎等职。
窦宪
剧照
行为也日益骄横,竟然用胁迫的办法,廉价夺走了沁水公主的园田。章帝闻知此事大怒,幸亏窦皇后在旁开脱,窦又立即交出了沁水公主的园田,章帝才没拿他问罪,可以后再也没有重用他。
后来章帝去世。和帝刘肇登基,窦太后临朝主政,才起用宴完为侍中,让他内干机密,出宣王命。
窦宪重新得势后,马上派人刺杀了当年弹劾过他父亲罪迹的韩行之子,用其头祭奠他父的坟丘,同时,还派人刺杀了与他有怨恨的齐殇王的儿子。
这两件事后来都被窦太后发现,太后大怒,却又不好惩办窦宪,就把他软禁在内宫。窦宪怕皇帝判他死罪,招来满门抄斩之祸,就要求带兵征剿匈奴,立功赎罪。
刚好匈奴中倾向汉朝的会南单于也请兵北伐,和帝就拜窦宪为车骑将军,兵马大元帅,赐金印紫绶,发五校北军、12郡骑兵,共10万人马出击匈奴。
因匈奴早年被窦固击败时大伤了元气,窦宪与单于王战于稽落山时一举大败匈奴兵,斩首一万多人,夺得战马牛羊百万头,西域80多个部落首领一齐率军前来投降。
窦宪遂登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命中护军班固撰文,刻石纪功以还。第二年,窦宪出兵进攻驻扎在金微山的匈奴余部,又大获全胜。
匈奴宣告彻底灭亡,西域从此彻底平定下来。窦宪平息匈奴后因功高,旧习又犯。一则随意提拔心腹将领,二则无故杀害与他政见不合的人,一时惊动京师。汉和帝对此极为气愤,便趁他班师回朝接见之机,摘除了他的兵权帅印。
同时又把他的爪牙全部抓获,投入监狱关押。汉和帝碍于窦太后的情面,假意派窦宪去做地方官,暗中派人监视,窦宪刚一到任所,汉和帝就迫令他自杀了事。
对于窦宪威武佞枉的一生,史学家范晔说:“卫青、霍去病依赖西汉的强盛,与奴作战,费了国家大量的钱粮人力,而未取得多大成就,后世却称赞他们为良将,而窦宪率羌胡杂牌兵将,短的时间内就平息了匈奴,为东汉立下了盖世大功,因为宪为人心胸太小,过错太多,皇帝因过而隐没了他的功绩。
由此可见,汉代东方朔说的,对于大将,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的话是正确的。
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评论,请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