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决定,星期一到星期五的闹钟定为6:20分,星期六和星期天的闹钟等定到7点。
之所以这样定闹钟有两个原因。一是除了工作,剩下的时间是用来提升自己的。二是老公说过多次,我周末在家,经常睡到10点多才起来。
其实周末也并非是一定要睡那么久,只是醒来太过于无聊,又睡回笼觉而已。那多余的觉可睡可不睡,完全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想想这30多年来,自己都是蜷缩在熟悉的环境里,不敢去探索新的领域,又不甘于徘徊在熟悉的环境。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却没有相匹配的勇气。
是该让自己蓄积力量,去提升自己了。
闹钟响了,关掉闹钟后眯了一会儿眼,因为昨天晚上11点多写完文后,又刷了会儿小视频,导致12点才睡觉,现在还困得慌。
缓了缓神,清醒了点。
打开手机,在微信群里看到已经有很多人发文打卡了,粗略的浏览了一下,都是那么几个积极的人。
我到简书里修改一篇文章,发布出去,今天的日更完成了。继而转发到群里打卡,今天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写多几篇,为明天的打卡文做准备。
我就是这样,把一天的任务先完成,然后才能轻松的应对接下来的日常。要不然心中总惦记着打卡的事情,反而让自己束手束脚,写不开。
在微信读书看一本《唤醒创作力》。
第二章,其中的一个唤醒创作力的工具是坚持写晨间日记。这个操作和之前看的一本书《如何写好一本小说》不谋而合,《如何写好一本小说》中提到的自由书写练习。
晨间日记和自由书写性质一样,早上醒来,正是头脑活跃的时候,进行书写记录,能锻炼脑子。在这个过程中,写的文章质量好不好,句子通不通顺,上下文是否有逻辑可言,这些统统都不必过多在意。
这样无厘头的书写,是让自己排解掉生活中的精神垃圾,也就是写下来用作堆肥,既然是堆肥,那就没有区分是狗屎还是鸡屎的必要了。写完之后也不必去翻看和修改,因为这样记录的信息,往往都是消极的。
书写过程中,有一个最大的阻碍——来自自己内心评判的声音。这个声音时刻提醒着你,写下这些一窍不通的文字,没有任何意义。
放过自己吧,你尽管写,不要去评判对错,坚持下去,你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第二章的内容还没有看完,要停下来洗漱了。
吃过早餐,本来想带上三个孩子去草莓园体验摘草莓的,但是我一个人载不了那么多个孩子,而且草莓园有点远,电动车来回一次怕是不够电。
一整天待在家里实在是无聊,叫上儿子,上街去兜一圈。去之前我就和他们约法三章:到街上,给你买的东西你就要,不给你买的东西不能撒泼打滚!
每次上街前,我都会和他们约法三章,但是五岁的小儿子,在家里总会答应的好好的,一到街上,看见他喜欢的东西总是走不动道,拿着那东西问我:“可以买这个吗?”大多数时候,我是拒绝的,但偶尔也会答应他。其实我觉得这样非常的不好,偶尔的答应,让他知道我的底线是可以降低的,以至于他看到喜欢的东西都会一遍又一遍的拿来问我。但是他喜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总不能为了满足他,一一都买下来。
他们爸爸每次带他们上街会告诉他们:每个人可以消费××元。这样,他们为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规划好。
不管怎样,几个孩子都没有像其他那些很难搞的孩子——不给买东西,就躺在地上打滚耍赖,哭闹不止。我不给他们买的时候,顶多会不高兴的撅嘴跟在身后,这个不高兴也只维持到下一个喜欢的东西进入他的眼帘。然后又会重复的问我:“可以买这个吗?”
其实也不能怪孩子反复的征求能不能买。如果他们有自主安排金钱的自由,购买的肯定是他们喜欢的东西,而不是那些生活必需品。大人之所以会抠抠搜搜,这不给买,那不给买,是心中有计划,钱包里的钱是有数的,但有一些生活必须品也是必买的,除了买这些必需品,哪有多余的钱来满足那么多人喜好的东西呢。
所以好多人,都想挣更多的钱。这样就有钱去购买自己和家人各自喜好的东西了。但是钱哪里那么好挣,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温饱,就已经花费了全部的精力。
逛了一圈回来,虽然花了几百块,但人精神了许多,钱花了再挣就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