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吃鸡不容易
“好了,下一题:现在有一种流行的'吃鸡’
游戏。那么在古代,吃鸡是容易的事儿,还是不容易的事儿呢?”
主持人边问边指向大屏幕:“汉朝的小明在考试中得了满分,妈妈为了奖励他,到食品店给他买了一块羊肉还是一个鸡腿呢?请你选择。”
“我选择羊肉,因为那时一般人吃不起鸡腿。”小贝终于抓住机会,侃侃而谈,“我在书上看到过,在很早的时候,鸡非常珍贵,甚至专门有伺候鸡的官职叫'鸡人’。在一些重大的祭祀场合,鸡都是一种珍贵的祭品。鸡肉之所以这么贵重,主要是因为当时鸡是放养的,生长慢,产量低。汉朝时,一只鸡36钱,而羊肉一斤只需要6~10钱。所以在那时,吃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位小选手说得没错。”评委老师肯定了小贝的答案,继续补充,“直到南北朝时,贾思勰(xié)在《齐民要术》中才开始提倡圈养 把鸡关起来,减少消耗,加速育肥,增加产量,这才让鸡肉走向了百姓的餐桌。”
主持人听得频频点头:“唐朝时孟浩然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诗句,宋朝时陆游写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句子。从中都可以看出,唐宋以来,用鸡肉待客开始变得普遍。而且从此以后,中国诞生了许多鸡肉的美食, 比如江苏的叫花 鸡,四川的口水鸡,广东的白斩鸡,新疆的大盘鸡,都深受大家的喜爱。”
随着主持人最后一句话说完,小贝的小车向前走了一步,大家都给他鼓起掌来。现在的局面变成了小贝和“马尾辫”并驾齐驱,“大眼睛”暂时落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