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囧妈》这部电影作为贺岁大片,拜年礼物免费让大家观看。
一周的时间快过去了,相信很多观众已经看完了这部电影。豆瓣给这部电影的评分并不高。但它的点击量和收视率却非常的高。
就连大公众号慈怀读书也分享了这部电影的影评,它将电影中人们并未看到的或者看懂的一些东西阐释清晰透明。
这篇影评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的文字布局大约500字左右。篇幅不长但却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很好的调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共情力。
“从什么时候起,一路引领我们成长的人,成了我们到处吐槽、试图挣脱的枷锁?”
这句出自原文的话语不禁让人汗颜。不是吗?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和父母意见相左,看不惯父母所做的一切,嫌他们小气,抠门儿,过分节俭,说话跌三倒四,重复啰嗦,日子宽裕,却非要将生活折腾的山穷水尽。
从小引领我们成长的父母就是这样不跟从子女的心意,不理解子女的想法,不愿意与子女好好生活,处处让人揪心,忍着肚疼跟他们接触,相处。真是难为子女一片拳拳之心,竟摊上这样的父母,他们是如此的不拘小节,不可理喻……一股声讨的声音连绵不断,跌宕起伏,大有一种不将父母打倒在地,决不罢休的气势。
曾经的我们年少无知,能轻而易举地甩出豪言壮语:“等我长大了我会保护你!”可是当我们真的长大了的时候,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跟父母一见面就吵架。
我们与父母的沟通,时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模式,从依赖变成了明明关心,却又想逃离;从依恋变成了彼此心疼,却又相互伤害。
美国影片《伯德小姐》中,家住小县城的女孩Christine,不喜欢这个普通至极的名字,她给自己改名为“Lady Bird”——鸟小姐。
这个新名字充满对远方自由的想像。
她受不了柴米油盐,扳着指头数钱的烦恼,更受不了在这个闭塞无聊的小镇,早早看透一生的日子。
她一心想去大都市纽约读书,可母亲希望她留在家乡。
当母亲说出那句:“你知道把你养大要多少钱吗?”
女儿愤怒地翻出纸笔递到母亲眼前:
“给我一个数字,我以后赚了钱,会把我欠你的用一张支票还干净,这样我就再也不用和你说话。”
曾经年少的我和影片中的女孩儿拥有一样的心思,只不过我没有行动力,没有准备纸和笔,没有马上跟父母决裂。
在成长的岁月中,一直想要挣脱父母的牢笼,寻找自认为正确的人生轨迹来与父母相抗衡。
内心中常常发出这样的声音:我的人生目标就是不要成为你们那样的人。你们一切是错误的,你们把一切错误的东西给了我,现在我要抛弃错误的你们,用正确的自我改变你们。
然而,出乎意料的事与愿违,我与父母的裂痕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我开始否认自己的所思所想,开始认同父母的所作所为。
我恍然大悟,猛然惊觉——其实我无法避开家庭的影响。
我们与父母的代沟,是时代的差异造就的,岁月早就定型,任何人为的原因都是无法掰扯清的。
世界是一个转盘,转着转着我们就活成了父母的模样。
我们与其与父母拧巴相处,不如开阔自己,与父母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