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同仁堂被曝回收过期蜂蜜,百年老字号信誉危机亦是供应链新机遇

同仁堂被曝回收过期蜂蜜,百年老字号信誉危机亦是供应链新机遇

作者: 253ce22be3b7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4:43 被阅读10次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同仁堂古训

丑闻曝光,百年老字号面临信誉危机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走过349多年的风雨历程。“吃同仁堂的药放心”是社会对同仁堂品牌的最高评价,深受广大消费者信赖。作为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三百年稳如泰山屹立于中医药行业,这得益于它“保证药品质量,严把选料关,仁行天下”的医药理念。但是,本周末同仁堂丑闻的曝光却让这家百年老字号面临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12月15日晚,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在新浪微博发布视频,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将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回收。企业宣称是“退给蜂农养蜜蜂”,但视频曝出,回收后的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库。此外,同仁堂蜂蜜还曝光存在更改生产日期的问题。

12月16日上午,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企业称自身存在监管不力和严重失察的责任,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但尚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此外,“对于报道中提及的更改标签日期的行为,所涉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会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依法处理”。

信誉危机?实则供应链遇险

同仁堂在对外发布的致歉信中表示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此次问题事件的发生。而且关于报道中提及的更改标签日期的行为,系2018 年年初工厂搬迁,在不同生产地址的标签转换时,对标签的管理和使用出现差错。但是,除了此次回收过期蜂蜜之外,同仁堂之前还多次陷入“质量门”。

仅在2016年一年,同仁堂就被披露存在六起质量问题,经山东、四川、湖北、贵州等多个省市抽检发现存在产品不合格,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熟)骨碎补等品种。2013年4月,天津同仁堂地黄被检出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项目不合格。2013年5月7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同仁堂的“健体五补丸”的水银含量超标约5倍。半月之内,又有媒体曝出同仁堂生产的“牛黄千金散”中朱砂成分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另一款药品“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也远超香港标准。2013年10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二季度药品质量公告,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榜上有名。

从近几年频频爆出的事件可以看出,随着这家百年老字号上下游供应商的不断增多,供应链各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增多。品牌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质量链”,再大的公司在质量链条上也只是一个环节,“上下左右”的质量水平都会对其质量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

百年老店的供应链新机遇

北京同仁堂主营业务的中药饮片或以中药材为主要成分的产品生产常常受到药材产地的影响。对于重要的品种会在产地自建生产基地,自己种植或养殖,但更多的情况下,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也会采用直接收购药材以及代工的模式,这对企业的供应管理和质量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同仁堂从2017年开始已经逐步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确保质量安全。

在2017年12月份,北京同仁堂与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品牌防伪供应链管理战略合作,为同仁堂构建防伪溯源供应链管理系统。兆信股份通过对同仁堂生产、库存、销售管理等全方位仔细调研分析,针对性为同仁堂打造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系统,解决同仁堂防伪标识统一的问题,并且对防伪技术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对产品进行防窜货管理,建立了在线采集三级包装关系。但是从此次丑闻来看,同仁堂的供应链管理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CiciGuelph    编辑\尹嚞  图片\网络

欢迎转载点评,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仁堂被曝回收过期蜂蜜,百年老字号信誉危机亦是供应链新机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dj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