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上打开手机,弹出一条新闻: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了。
我刚看到这条消息的瞬间,懵了一下,李咏?是记忆中那个烫着“泡面头”带着痞气的主持人李咏吗?
哈文的微博,证实了这个残忍的事实:
“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最近这几年,因癌症离开的人,确实越来越多。
朋友圈里对此事的讨论开始延伸到:立养生不熬夜flag,介绍中医癌症疗法,唾骂环境,抵制转基因...
好像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除了感慨“健康很重要”“人间不值得”之外,也只会让他们想起这些“致癌”的理由。
我们因惧怕把癌症视为洪水猛兽,凭空臆想它的样子,以至于不能用真正正确且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来自李治中博士的科普演讲《癌症的真相》。我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摘录分享出来,希望大家可以用更科学的思维去看待癌症。
二、
1、癌症发生最大的风险因素是寿命。
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在世界排名并不高。
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20名国家,反而是那些大家拼命想赚钱移民过去的西方发达国家,比如丹麦、法国、澳大利亚...
一旦人的年龄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指数性地上升。
因为正常情况下,一个癌细胞从正常的细胞发展成癌症,需要20-30年,年龄越大,积累的基因突变越多,患癌风险越高。
根据美国现在的统计,37%的女性和42%的男性在一生之中会遇到癌症,这个比例远远高过大家的想象。
按照这个算法,现在的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加上父母和小孩,现在还有二胎,一个八口之家里面出现一个癌症患者的概率就超过了90%。
所以,癌症想躲是躲不掉的。
2、但是不用对此恐惧,也不要轻易说放弃。
因为科学的进步,包括在抗癌上面,永远都不是渐进式的,而是阶梯式的、跳跃式的。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对癌症的认知发生了三次巨大的革命,并且根据认知开发出了不同的治疗办法。
第一次是我们知道了癌细胞生长得很快,所以用化疗放疗等办法去杀死这些失控生长的肿瘤细胞。
第二次是我们知道了癌症与基因突变有关,所以发明了靶向疗法。
第三次是我们知道了它不仅要发生基因突变,还要逃脱免疫系统的监管,所以开发了免疫疗法。
所以,癌症是可以被控制后与人类和平共处的,甚至是可以被战胜的。
3、对于癌症来说,预防和筛查比治疗更重要。
大量癌症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但是有效检测还是一个难题。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种筛查方式针对的就是一种癌症类型。
目前流水线一样的中国式体检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筛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检查出来就是晚期的原因。
所以,比筛查更有意义的是预防。
现在认为50%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
戒掉烟酒,开始运动,规律饮食,远离污染辐射等等。
他还举了个肺癌的例子:
肺癌是中国的第一大杀手,无论男女都是。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是所有癌症里面最多的。
中国占了世界1/5的人口,但是有1/3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国,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有全世界1/3的吸烟人口。
别天天去骂PM2.5这些东西,它们需要处理,但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吸烟才是。
所以永远永远都是预防大于筛查,大于治疗,有些事情我们要把它遏制在萌芽之中。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