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个错别字

1、《耶路撒冷3000年》P0-P50: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像他这样,即是供奉上帝居住的天堂,又是人类惨遭杀戮甚至婴儿被焚烧的地狱,他3000年的刀火洗礼写成了人神之间的对话传记-《圣经》,这是一本在不同的时间里,由不同的人怀揣不同的目的书写的一本书,它既有真实的历史事件,又有虚幻的神话传说,既有美妙的诗歌寓言,又有因错误翻译而显得神秘的箴言。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从亚伯拉罕,摩西,大卫,所罗门以及后世诸王,从希伯来人到以色列人到犹太民族,从一神教的设想到犹太民族《圣经》的雏形,从迦南到埃及,再到犹太亚再到巴比伦的流放,没有想到基督教,在诞生之前已经经历过1500年的磨难。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宗教的成立是经历了千年的战争和百万人尸体的堆砌而成的。
2、《耶路撒冷3000年》P51-P75:从巴比伦,波斯,马其顿,托勒密和安条克…几百年几易其手的战火蹂躏中,耶路撒冷信徒们朝觐的珍宝成为了贵族和祭司们中饱私囊的聚宝盆,而其一神文化的宗教信仰和政治的勾肩搭背也成了乱世枭雄们愚弄民众的工具!但另一方面犹太人在朝不保夕的颠沛流离和被迫害中用上帝来阿扣的精神在岁月更替中竟然成了坚定的信仰!
3、《耶路撒冷3000年》P76-P102:从亚伯拉罕创造一神教至罗马帝国建立一千多年的时间以来,耶路撒冷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孵化宗教完善信仰,而是成为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征服者们的提钱柜:朝圣者们从四面八方进贡的税钱,最终又变成了铁蹄和刀剑降临到了自己的身上,如此往复,屡试不爽。
4、《耶路撒冷3000年》p103-p136:耶路撒冷一如既往的扮演着权贵用来谋求政治声名和征服费用的角色。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人如何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凯撒和安东尼倒在了她魅惑的肉体和心机下,希律大帝虽然抵制住了她的诱惑,但是他的精明却败在了其他女人和子孙继承王位的阴谋混乱中。耶稣是个聪明和有勇气的人,他善于借用以赛亚的预言,来凸显耶和华的货真价实,他坚决不用麻药勇于走上十字架的行为凸显了一代”宗”师的风范。至此,犹太教的约柜,从《托拉》到《塔纳赫》走到了尽头,将迎来基督教和《圣经》的诞生。
5、《耶路撒冷3000年》P133-P152:
耶稣30岁传教,33岁去世,在短短的三年里,他对基督教的贡献实在是微乎其微,他对于犹太教的”圣经”《塔纳赫》并没有增添新的教义,所以也谈不上对于《圣经》的核心价值观的拓展和改进,如果没有第13名教徒使者保罗----这位曾经反对他,后来又莫名其妙宣传他教义的人,撑起现在基督教”博爱,自由,平等”核心价值观的人的出现,可能基督教现在还是,犹太教里面一个小小的固步自封的另类教派,而耶稣也最多是当时”伪先知”盛行年代里面的一个狂妄的善于诡辩和幻想的众多精神领袖之一。
6、《耶路撒冷3000年》P153-P170:”男人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然后抽签选出十个人,杀死剩下的人,直到960人全部死亡。”马萨达自杀事件,让中国的田横500壮士不值一提。在当时的罗马人眼里,犹太人是精神错乱的狂热分子。而犹太人却十分推崇这种”不自由,勿宁死”的英雄气概。而这个民族如一匹烈马难以管束的特质,也成为了几千年来一直被专制皇帝迫害的主要因素。
提图斯将圣殿第二次摧毁后,罗马皇帝图拉真和哈德良开始了对耶路撒冷和犹太人的大范围清洗。而哈德良好像是一个专门为统治帝国而生的男人。他既是建筑师,诗人,作曲家,还是一个对美男子痴迷的双性恋,更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他可以用刚刚写完柔情诗歌的笔插进一个奴隶的眼睛,也可以一怒之下,将耶路撒冷985个村庄,夷为平地。罗马历史向上,像他这样既多才多艺,又暴虐无情,甚至还经常有一些特殊的怪癖的皇帝有很多,我常常因上帝创造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人而错愕不已。
7、《耶路撒冷3000年》P191--P214:拜占庭王朝的衰落迎来了波斯王朝的入侵和阿拉伯王朝的兴起。默罕默德是一个和蔼可亲且有智慧的人,他像所有要干”大事”的人一样,在梦中得到了神启:上帝摧毁犹太人的圣殿,是因为犹太人犯了罪,而他才是真主的使者。不过他的教义和他的个人生活也存在着冲突。他的手下都衣食简朴,保持苦修的作风,而他却已妻妾成群。至此,亚伯拉罕出自同源的宗教三系就像三个互不服输的兄弟,开始了长久的较量和互相攻伐,而犹太人自此一千多年再也没有成为耶路撒冷的主人。
8、《耶路撒冷3000年》P215--P232: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时期之后,”禅让制”和”家天下制”开始分析,这样便导致了逊尼派和什叶派的诞生和至到如今的互不服输互相杀戮的敌对状态,前者以攻伐杀戮掠夺疆土路线为主,后者以形而上学理论研究为主。
倭马亚王朝两任主要皇帝穆阿维叶和阿卜杜拉像所有的”大帝”一样,既有政治雄才,又有胆略和眼光,当然精力旺盛的他们性生活也是所向披靡。以亚伯拉罕系为源头的西方三教和中国封建礼教希望,道德从来只是约束下层老百姓,统治江山的工具。
而阿拔斯王朝,以注重苦修的什叶派发家,最后在获取权利和江山的过程中,却被逊尼派同化了!
权利是春药,江山和美人是最大的毒品!
9、《耶路撒冷3000年》P233--P248:无论一个人信仰多么高大上,只要给他无限的权利,他就会原形毕露,他就成为欲望的奴隶!那个时候,他只信仰自己!
10、《耶路撒冷3000年》P249--P279:十字军东征是黑暗的中世纪臭名昭著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来罗马教廷为了声援拜占庭帝国被伊斯兰塞尔柱人的入侵,结果乌尔班二世却对这些”贪得无厌的贵族、好斗的骑士、冒险的商人、盲从的农民”组成的五花八门的十字军”以主的名义”进行了战争罪行的赦免。
这些军团不同阶层为了各自心怀叵测的利益,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很多十字军由此发迹,而大量生命财产却在这场异想天开道貌岸然的事业中化为乌有!
耶路撒冷被攻陷后,只圣殿山就有十万人被砍头火焚(相关历史材料说此数据有扩大嫌疑),妇女婴儿也未幸免于难!整个街头堆满了四肢、头颅和躯体,腐烂的臭味数十日不曾散去。
耶路撒冷穿着天堂的外衣,却上演着地狱的恶行,单单为了末日审判之后能死而复活,朝圣者们前赴后继得为其捐献出了生命和财产,而一些帝王们却在女人的胯下和纸醉金迷中过着糜烂的生活!
11、《耶路撒冷3000年》P280—P297:鹰王赞吉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君主,他对劲敌处以剥皮之邢,将踩踏庄稼的士兵钉在十字架上,他喜欢男宠,为保持其容貌,将其阉割,他借着酒劲,把妻子休掉,并在马房让手下的马夫将其轮奸,而他则在一旁观看。不过,出来江湖混,迟早是要还的,他最后死于其男宠之手。
12、《耶路撒冷3000年》P298--P318:萨拉丁时代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互相攻伐且维持和平的年代。
13、《耶路撒冷3000年》P319--P347:从犹太人到基督徒,再到阿拉伯人,再到赛尔柱人,再到各色马木留克,再到帖木儿…耶路撒冷就像一个积木堆成的玩具城堡。被各种脸谱不世出的强人,拆了重建,建了重拆。几千年以来,多数情况下的耶路撒冷,都是一片战争荒芜之地,千疮百孔,遍体鳞伤。
而信徒们为了在末日来临时的审判大会上,进入天堂,用一生去祈祷朝圣冰捐献,而此举换来的却是当权者们收剐民脂民膏的机会,各种名目的朝圣税,成为了当权者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物质保障。有利益贪图,就会有黑色交易,这里甚至成了犯罪,腐败,性交易的场所。
天堂总是虚无的,而地狱却是血淋淋的现实。
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一生苦流离。
你争我抢入天堂,最后两手空荡荡。
14、《耶路撒冷3000年》P348--P363:
年仅25岁的苏莱曼大帝就开拓了伟大的奥斯曼帝国的疆土,他声称:在巴格达,他是国王;在拜占庭他是凯撒;在埃及他是苏丹。他是所罗门第二,世界之王。他的宗教宽容政策,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不同宗教的人才,其中约瑟夫-纳西便是一位,他是一名伟大的犹太人,在苏莱曼的支持下,发展了奥斯曼最强大的商业帝国,苏莱曼之后,他又辅佐其子塞利姆多年,其高效的官僚体系和强大的商业体系,为此后奥斯曼帝国持续400多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他对犹太人的伟大贡献,被当时的犹太人称作弥赛亚。
1517年,马丁-路德因不满天主教会所谓的购买“赎罪劵”可以较少炼狱时间的做法,而创建了新教。此后该教在基督教内,与东正教、天主教三分天下。
15、《耶路撒冷3000年》P364—P386:在18世纪的耶路撒冷附近有这么一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士兵将领以及百姓,有这么一张城市名片:五官不全的面孔。他们或缺少一只眼睛,或丢是一个耳朵,有时候只剩下半个鼻子,抑或少一条胳膊。这些人们不是天然这样,而是在守城苏丹的暴力统治下形成这种局面的。这位苏丹人称”屠夫”,就连他的得力助手,总理,也是五官残缺不全。他有一句名言:恐惧比任何东西,更能激发人的斗志。他可以一怒之下将50名贪官剁成肉酱,也可以因为疑心将自己的七个妻子全部杀掉。甚至可以一天晚上和18个斯拉夫金发女郎共享鱼水之欢。这样一个有着魔鬼手段的人,却是一个剪纸艺术爱好者。他就是,阿克城的首领:艾哈迈德-贾扎尔,是一个可以在阿克守城战役中将拿破仑击败的人。
16、《耶路撒冷3000年》P387---P416:在1834年,易卜拉欣免除了耶路撒冷持续了几个世纪朝圣者的人头税。此后,三大宗教的朝圣者像潮水一样涌入耶路撒冷。随后在5月份的东正教的复活节上,朝圣者将这个沸腾的城市推向了暴乱的边缘。这次复活节上有400多名圣徒因拥挤踩踏而死。甚至有些窒息而死的人,死后还保持着直立的身体状态。易卜拉欣本人虽然有护卫队保护,并用枪托和鞭子开路,但仍好几次因拥挤而几近昏迷。
我在想,如果一种宗教让信徒失去理智,达到狂乱的边缘,或者信徒本人因为陷入痴迷而失去理智。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信仰应该使人内心是冷静的,头脑是清明的,智慧是闪光的,德性是善良的,胸怀是宽容的。
17、《耶路撒冷3000年》P417---P442:1848年2月,以小说《死魂灵》闻名于世的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去耶路撒冷朝圣,以寻求创作的灵感。而当耶路撒冷以污秽粗俗,满目荒凉的景象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内心的信仰崩塌了。他说:我内心的国度从来没有像在耶路撒冷,及其后的日子里那样拥有如此少的满足。此后,他放弃了写作,撕毁了他的手稿,并将自己活活饿死。
这种对耶路撒冷的特别的疯狂称为耶路撒冷热,在20世纪30年代被认为是耶路撒冷综合症。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了梅尔维尔,福楼拜和萨克雷等一些作家的身上。他们要不从此陷入堕落,要不发疯。耶路撒冷鬼魅般的气质,像毒品一样,折磨着那些心灵寻求归宿的人。
而那些所谓的英雄们,在他的诱惑下,发起战争和杀戮,最后却折戟沉沙,尸无完首。
他是所有人梦中的天堂,人间的地狱。
18、《耶路撒冷3000年》P443---P458:因为战争频仍,几千年以来,耶路撒冷始终像一个遍体鳞伤的老人。但他神秘的宗教气质,吸引了无数的宗教狂人和怪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有农民,巫师,流浪者,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们各自声称自己是施洗者,弥赛亚,甚至最后拯救世界的人。但也有很多用神秘气息伪装起来的人,骗财骗色骗名骗利。
2000多年以来,无数的预言家和朝圣者都相信,世界最后的审判就要来临,基督将再次出现,然而所有的预言都不了了之。
耶路撒冷越是荒芜,越是悲怆,越是增加的他在人们心中的宗教地位。
19、《耶路撒冷3000年》P460---P498:19世纪初,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十多年里,奥斯曼帝国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显示出了貌似和平兴荣的景象。各种虔诚的朝圣者,各种心怀叵测的政治家,各种江湖艺人和冒险狂…在耶路撒冷汇聚。然而耶路撒冷的非凡之处不仅是让他们撕开了天堂的遮羞布,还让很多普通的朝圣者堕落成,曾经不敢想象的样子。
很多俄国来朝圣的女子最终堕落成为权贵们掌中的玩物。有艺术天分的乌德琴演奏家,却成了高级皮条客。
土耳其的”三两马车”将一战的失败归罪于亚美尼亚人,大量的驱逐和屠杀导致一百万亚美尼亚人的死亡,这一惨绝人寰的人类暴行,无意中鼓励了二战中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胃口。
耶路撒冷的权贵们在酒精和性欲中醉生梦死。而哈西德犹太人,却因饥饿而身体肿胀。失去男人的女人们通过一次两比索的接客,已经不能养活自己,只能变卖自己的孩子。
两千来,人们在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宗教谎言中,成就了耶路撒冷的虚名,而耶路撒冷却像毒品沼泽,让人愈陷愈深。
20、《耶路撒冷3000年》P499---P554:20世纪初的30年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在犹太精英们在各国高层的斡旋下,比如魏茨曼,以及一战时期,英国对于犹太家族金融的依赖,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最终促成了《贝尔福宣言》,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政治强国对于犹太人建立自己家园认可的文件。随后耶路撒冷在英国的托管下相对稳定和平了十多年,但是阿拉伯人对这种托管并不是特别认可,因宗教分歧导致的战争一触即发。
21、《耶路撒冷3000年》P555---P605:耶路撒冷在英国托管之后,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剑拔弩张,不断互相攻伐。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181号决议,支持巴勒斯坦地区划线分治!但是阿拉伯人不同意这个决议,1948年5月,犹太人复国主义运动组织正式宣告建立以色列。而阿拉伯人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虽然以军事进攻抗议,但在犹太人团结一致对外前提下,并没有形成正式的国家政治组织。从此巴勒斯坦地区开始了至今将近70年的动乱。
我在想,如果没有耶稣和穆罕默德,对于两大宗教的建立。中东地区会不会没有将近2000多年的宗教对立,民族仇恨以及,战争和杀戮?
22、《耶路撒冷3000年》P606---P660:这本书终于读完了。
6日战争之后,虽然以色列胜利了,并再一次将耶路撒冷收入囊中,但是民族对立和宗教分歧依然使这座城市,处在危机四伏之中。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60年之间,虽然以色列领导人做出了很多让步,但是犹太人民族主义极端分子和阿拉法特及哈马斯的不妥协,依然使耶路撒冷处在战争的漩涡中。
耶路撒冷是谁的应许之地?
上帝和安拉面面相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