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规定自己一个月只能花200元,超出的部分计超支。执行中第三个月的第二个月。
上个月执行得很好,生活费部分没有超支。只是其它方面的费用没有计算在内。
这个月,我把其它花费也计算在内了,超出了二百多元。仔细想想,好像不合理。其它花费支出是意外花费,不在我的控制范围里,应该不计入这个花费计划里。
这么想想,我又要重新归算一遍了。
已经过了会胡乱消费的年纪。从前容易受电商营销的影响,总是胡乱买东西。买了用一两次,放着堆灰,又没有使用了,只是浪费钱和资源。
每一次搬家,东西多得搬不动时,总是下定了决心,决定再也不乱买东西,但每一次大范围的断舍离之后,没多久,又总是无法忍住的买买买,甚至觉得自己待的空间太空,想继续用购买来的东西去填满。
直到迎来又一次被动被迫搬家之后,再重复经历一次大彻大悟,痛彻心扉,东西多得实在搬不动。这属实自己和自己为难。
只有放下网购的双手,才能立地成佛。
后来,了解了断舍离的真正含义,不是斩断,舍弃和远离。而是理智的多想一两秒钟,懂得挑选。
留下真正想要的,丢弃不想要的,多出来的,会浪费的。怎么样判断物品呢,可以把东西拿在手里,自己专注的感受,这件物品是否还能带给你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果有就留下,如果没有就挑选出来,丢弃。
在那之前,用心感受物品,并对它曾经带给自己的陪伴表达感谢,真诚的告别。
这是断舍离的做法。极简主义是,只要还能用,就不买新的,只要有能够替代的,也绝不买具有相同功能的物品,采取一进一出的购物方式,避免限制浪费。
极简主义来源欧洲,那时千禧年初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很多人经济遭受重创,于是他们就想到,降低生活成本的方式来换取生存。
食品靠捡垃圾,保暖靠二手衣物,低碳环保,减少成本。只能说他们的做法,让人感到很佩服了。
后来日本人也开始模仿,慢慢华人里也出现了极简主义奉行者。一来减少地球的负担,二来拜托奢靡和铺张,我觉得挺好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分享,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