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老街记忆

作者: 大地之心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01:27 被阅读0次

        大概小学三四年级就搬来了小港这条老街,父母在老桥头西面开了家小店,铅皮亭子,生活的房子是租的。小店也成了我家唯一的生计,我跟我姐一直到中专毕业,都是由父母从这家小店打拼养活。不过那时地段开的好,竞争的也少,生意倒也是不愁。

        对老街的记忆却要早两年,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老街的蔚斗小学读书,家在十里外的农村,每天自己来回走,都要穿过这条老街。那时老街是小港镇中心,商业最热闹的地段,白天就是一个大市场,最大的猪肉铺,供销社的商场,粮站等等都在这一片。爷爷在市场管理处谋职,是喉咙最胖的管理员,那时候摊贩管理基本靠吼,也还没有城管这种部门。市场管理处办公室就在我家后来小店的对面。放学后,由于爷爷是长期值班员,所以我经常在市场管理处做作业,在爷爷地方蹭吃蹭喝。记得有一年寒假日记作业,也是在市场管理处完成的,磨蹭了一个寒假没写日记,最后一天瞎编胡编写了28篇日记,从早上写到晚上,全部写得是大市场的事,当然虚构的居多。

        我家开小店后,这个市场已经慢慢功能转淡,菜场开始搬出去,不再乱哄哄的了。父母后来也购置了第一套老房子,我们从租的地方搬进了自己的房子。

        由于在小学和中学附近的缘故,学生生意是主题,文具、棒冰、零食、玩具都是抢手货,老桥头最多时开了三家小店,东面一家是堂叔开的,西面开了两家,当然一家是我们。生意不错的时候三家其乐融融,过年还一起出烟花一起放着玩,后来生意矛盾开始产生时,基本的状况也可以想象。

        老街的地产慢慢都转为私人,猪肉铺改造成三间四层的大洋房,供销社的商场分成了好几家,但基本都卖日用品为主。还有的楼面造起来后,进驻过银行、信用社等,也有理发店,杂货铺什么的。市场管理处办公室转让后开过几年点心铺,糍饭、豆浆主打,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我们的小学、初中时期基本都在这条老街上。每条小巷,每个房子,每个人都是很熟的。后来桥头的小店被拆了,我家也在老街上买了店面房。

        时光荏苒,随着小港的发展,老街越来越没落,房子也越来越老旧,基本租的店面做什么生意都开不长,现在只剩下几户外来人员靠双手做服务业的和自己守自家店面的本地人。

        最近有规划报道,据说季景路要贯穿到联合路,很大可能会穿过这条老街。老街的人们还是十分兴奋和期待的。

      我内心也希望开发成功,让这条老街能真正寿终正寝,完美的结束。

                                          2016年9月10日

相关文章

  • 小港老街记忆

    大概小学三四年级就搬来了小港这条老街,父母在老桥头西面开了家小店,铅皮亭子,生活的房子是租的。小店也成了我...

  • 《老街记忆》

    低屋窄巷石板街, 红漆木门旧院墙, 烟袋棋摊老梆戏, 孩童笑闹嬉戏忙。 棵棵枣树仍留香, 历历往事到心上。 石板不...

  • 老街记忆

    七月流火,街上流行红裙子,今年穿的女孩很多,我也喜欢,于是选择了很复古风的裙子,搭配一个复古色的单肩包,格子裙,格...

  • 老街记忆

    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老街旁的鸟鸣声,回归沉寂,没一点声响。斑驳的古树...

  • 老街记忆

    我的家乡曲靖,是位于滇东北的一座小城,小城面积不算大,但一草一木都让我牵挂,尤其是那一条人人皆知的老街。 老街叫做...

  • 小港

    一帆泊湾炊烟起, 两群鸥燕甲板落。 夕阳如丸远浮海, 邻船渔姑近装车。 今天也是好收成, 银长黄肥满满箩。 老大捧...

  • 小港

    几天前,我一个人 拖着疲惫的双脚 踏上公车,这是一辆 驶往孤岛的汽车 挤满因孤独而充满 恐惧的面孔。他们四处张望,...

  • 老街的记忆

    骑楼老街,曾经繁华的城市记忆。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

  • 老街的记忆

    骑楼老街,曾经繁华的城市记忆。 海口骑楼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

  • 故乡记忆•老街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关于那个微雨的午后,关于老街,关于老街的那一排排古老的安详中透着些许神秘的旧店铺,以及那条悠长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港老街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ap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