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贫困女孩“感恩贫穷”的文章刷了屏,我没点开看。
若不是707分、北大这些字眼,相信大多数人也不会点开看。
贫穷就是贫穷,感什么恩?大道理、站队这些事儿,我也厌倦了,就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小故事。
上周我爸妈突然打电话跟我说家里装空调了,今年实在太热了。我简直要感谢上天赐予的热浪。
农村装空调,早已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放在我们家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突破之举。
我们家曾经很穷,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穷。在此不想痛说家史,都过去了。
但十年前我们家都不穷了,子女的成就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在小地方是惹人眼红的。
然而,这么些年,爸妈他们依然过着极端贫穷的生活。
是那种节俭到令人发指的贫穷。
用了几十年的锅碗瓢盆、破铜烂铁舍不得丢就算了,一身破洞的秋衣秋裤还要穿几年也就算了。
自己眼睛不好,要带去检查做手术都不愿意,那原因,骇人听闻:反正年纪大了,谁知道还能用几年?何必浪费钱呢?
习惯性奉献,习惯性燃烧自己,习惯性把自己缩到看不见的角落,只要子女们都光鲜照人就行。
不敢用钱不愿用钱,花钱在自己身上是罪恶,是万恶的浪费……
有这样的父母,很感人么?不,是愤怒,是悲哀,是无奈……
每年呆在他们身边不多,没法身体力行地去改变他们。这些年,我想尽了一切办法去逼迫他们改变。
苦劝早已没用,给钱也都攒着。吃的喝的我就直接淘宝买了,一箱箱寄回去。
我妈吃了很贵的饼干,也觉得小摊上十块钱一斤的饼干难以下咽了。
想改善他们的住宿条件,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后来就跟他们讲政策讲风水,讲一切非改变不可的理由。
关于农村宅基地真真假假的政策都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有危机感:现在不改造,以后想动个砖都难~~
风水啥的我也不懂,天天打电话回去瞎说,什么门不好,哪个房间离厕所太近也不好。积累十几年的运势用完了就要改……
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有先把硬件搞了,我才可以洗衣机、空调、沙发之类的往家搬。
两年前,他们果然行动了,重新盖了一间干净整洁坚固的——牛房。比家里破破烂烂的厨房不知强多少倍。
我真是气得够呛。这牛房没用两年就荒废了,因为形势变化,再也不养牛了。
今年,终于下了大决心要改造院子门,因为他儿子买车了。为了他儿子的车能进院子门,他们决定建一个更宽大的院子门。我弟每年开车回家就五天左右。
至于他们天天住的房间,地面渗水、墙面掉灰,屋顶漏雨、被子发霉、老鼠做窝……他们视而不见,觉得住着还行,不用浪费钱。
说急了,他们就说:你们一年也回不了几次,住不了几天。我们两个老家伙把家里搞这好干嘛?
一句话,他们压根就没把自己当人。他们一辈子为子女活着,不许自己一丁点享受。
子女比自己重要,钱比命贵重,物比人重要———这就是他们的思维。
今年,也许是我的唠叨,也许是儿子尊贵的车,也许是真的难以忍受的热浪……
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总算行动了,我很高兴。
不过,当热浪威逼之下空调必须进门的时候,家里一个吊顶的房间都没有,只好用塑料布简单遮一下。
当汽车进院受阻,他们下定决定改造院子的时候,泥沙在短短半年内已经涨了五倍……
不过,我还是跟爸妈说:无论怎么涨价,大胆地去改造。这点小钱平摊到今后几十年,算得了什么。
我现在压根就不想见什么“歌颂贫穷”的鬼话,我只想用最庸俗的物质来腐蚀父母心里的穷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