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50“阅”专题活动
书,是一块宿营地,能安置你的灵魂;书,是一座百花园,能医治你的精神;书,是一片夜空,让你的梦能毫无顾忌地尽情飞翔;书,是一座碉堡,让你的心有抵御外来侵袭的坚强。
当我想到书的时候,我的笔端流淌出来的是这几句话,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有关阅读的精彩镜头。
那是个风儿很轻很淡的春日,我带着儿子踏过窄窄的田径,来到野外。我们选了一块被阳光染成金色的草地或躺或坐,各自打开自己带的书,沉浸其中。
我带的散文里有一篇《春天,你听我说》的文章,文中的几个问题让我忽然心血来潮。我决定考考身边的儿子。(因为题目是与春天有关的,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培养儿子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机会呀!)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呀?”
我的问题一提出来,儿子就欢呼雀跃起来。答案不就在自己的视野所及处吗?“麦田的绿、油菜花的黄、桃花的粉、梨花的白······”儿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过,即使是绿也是有层次感,即使都是红色也是有分别的呀!”在我的引导下,儿子知道什么是翠绿、鹅黄、嫩红、淡蓝。八岁的儿子那一天真正感受到了色彩缤纷的春天。
“春天又是什么声音?”
这个题目似乎有点儿难,对于八岁的儿子来说。“答案还能能看到的!”我提醒儿子,儿子真的瞪大了眼睛,向四周寻找。他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小蜜蜂嗡嗡的叫声,小燕子唧唧的声音······贪心的我怎能满足这些答案,我吹响了含在嘴里的柳笛。儿子大叫:“还有柳笛声!”我禁不住鼓掌叫好,这下儿子却有了更妙的答案,“妈妈的掌声,妈妈的歌声,妈妈的笑声,妈妈的赞叹声······”
这就是儿子眼里的春天呀!
真的感谢那个春日,感谢《春天,你听我说》那篇散文,给儿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那是个夏日的午后,我坐在旅行车里,车上的人昏昏欲睡,我却异常清醒。路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路悠长望不到头。忽然之间就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我打开了一本随身携带的书,读到了这样的一段文字:今夜,直到清晨,这是我最后一次与中国同眠的时刻了。在我们的身后,事物并没有因为我们的离去而停止存在。车身晃动,抚摸这样的句子忽然又使我安心。
书就是这样的奇妙,使燥热的心变得宁静。
有书陪伴着,冬天是一种特别安静的守望。特别是外面北风呼啸,风声尖利,有时还打着唿哨。这时,你躲在暖暖的被窝里看书,一杯热茶弥漫成一片氤氲,灯光照在单纯的杯口闪烁着迷人的光亮。你想象着在风中赶路的人,感觉自己身处天堂。如果是依偎着红红的炉子,在你的感觉里,已经没有了明确的时间标定,只是浓缩成了一团暖洋洋的风景。
就是这些精彩的镜头,就是这些镜头的反复无穷,拼接着我一个又一个单薄而平庸的日子。于此,我感受到人世间的幸福,感到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噢,我的灵魂,我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