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好多天,都持续沉浸在崩溃与低迷里,平静地绝望着。满心的挫败感,空洞的自我安慰,从小构建起来的冷漠与疏离。
这种感觉也不知道从何而起,反正每到一段时间,都会陷入如此的境地,如同一根弦,间断性地断掉。
这种感觉似乎根深蒂固,从小就有,过度的自责,过度的自我厌恶,不犯错,不多言,拿着可以让家长签字过关的分数,然后平静默不作声地过完一天,就当不存在一样。
印象里,自己总是在焦虑着未曾可知的未来,每天都火急火燎想抓着些什么,有时候连走路都觉得浪费时间。仿佛所有的时间节点,都是生死线,非要逼着自己一次跨过去。
如果不这样,像是对不起七姑八婶。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厌倦的姿态,复习,考试,实习,申请材料,一步步都拿捏精准,却也终日惶惶不安。
我们到底要抵达到什么地方呢,什么时候才可以停下来呢?我一直以为,有些事情完成了,我们变得足够好了,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然而,事实是,并没有。因为我一直告诉自己达成了就变成了过去,所以已经和现在的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了,而现在的自己依然恐惧未来,害怕未知,事情从来没有变好。
曾经的愿望是,想成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但现在,我一直害怕走到已经规定好的路上去,活成了别人的样子。所以所有的路大概都要自己找吧。
即使有的时候自诩学霸,其实也不过是在期末间临时抱佛脚,努力背书,后来都忘得一干二净。像是以这样地形式完美地适应着体制。我怕在这个过程里,我会变得不像我自己。
最近在跑步的时候,一直在想,为什么人生要这么急呢,面对那么多未知的可能性,那么多超出自己的范围之外,无法预料的事情,为什么我要急着要让自己一帆风顺呢?有了稳定幸福,美好安全的生活之后又该干么呢?
仔细想想,之后的生活也挺无趣的。
雅人叔的生日刚刚过去不久,之前看到一篇推文,很喜欢他关于自己的形容。
我缺乏高潮的前半生就像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样,从蝗虫(小)到蝗虫(中)再到蝗虫(大,带翅膀)。说不上来哪个是重要的转折点。非要说转折的话,一切都是转折,在各种各样的现场,从各种各样的人那里,一点点地学到了很多东西。反复经过多次不起眼的蜕皮之后,一点点地成长。
无聊间偶尔翻豆瓣,看着曾经在高考之后写下的dreams,不由得愣了一下,好多我已经忘了,可以是它们还在那里。自己往下勾了一下,发现好多在自己无意识之间已经实现了。
那些曾经是毫无边际的终日幻想,却在某一刻发现开了花。好像梦想都会找上门来。
突然间想起来了这些关于梦想的事情。
一个人去先锋书店,排了六个小时的队,见到了北岛老师。
飞跃千山外水,在大都会博物馆里见过挚爱的梵高。
收到了五月出版的《停靠,一座城》,曾经的执念终于变成了书页里的铅字。
迷失在纽约,靠着地图,乘着地铁,行走了很久,到达了哥大。
在postcrossing里,收集了满世界的明信片。
熬过两三个星期的考试周,然后拿到了国奖。
上学期,接触不同的人,听着不同的经历,写着不一样的故事。
而现在,每周都要被拍视频的作业搞得身心俱疲。
回首这些成长,也是一点点地,有的在意料之内,有的也在意料之外。
那些惶恐不安也是积久成疾,大概早已把别人的期待,看作是一项不可违背的指标。
但掌控生命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徒劳。就让我在时间里随波逐流好了。
Hey, 别担心。
考不好,就再准备一段时间下次再考吧,
担心没有钱考,那就再挣呗,
申请不上,就去工作一段时间积累点经验吧。
时间过了,那就好好等待下次吧。
为什么人生那么长,
每一段时间都要棱角分明呢,
什么事情也不是非要挤在一起的,
该实现的终究会实现的吧。
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起来,
保持期待,固执和单纯,
一直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没那么复杂。
愿你要的明天如约而至,
如果没来,
后天也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