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这几天每每黎明之时醒来都会感觉到凉意。这种感觉像极了秋天的样子。
我曾对母亲说,我最不喜开春和秋天。母亲不解,在她看来,春天和秋天天气不冷不热,一是万物复苏,希望来临;一是秋高气爽,五谷丰登。
于我而言,这两个时候是我最孤独的时候。
开春万物生长,农民忙着春耕。儿时的春天都是看着父母忙碌的背影。傍晚放学回家,迎接我的也有空荡的院子。那时母亲总是会比父亲早一点回家,因为家里有我需要照顾,父亲都是夜深了才开着犁地的拖拉机缓缓回来。有好几次,我都是睡了一觉之后,迷迷糊糊中听到父母的谈话声,才知道父亲终于回来了,第二天,在我出门之前,他又已经出发了。
整个春天,就在紧张而又短暂的节奏中,随着日头的高高挂起,逐渐远去。
同样,秋天的院子大多也只有我一个人。那时候不懂得什么“落木萧萧”,不懂得飘零寂寞,只知道院子里满地泛黄的树叶让我心里堵得慌。莫名的心烦又莫名的落寞。
课本里都说着秋天是金色的,丰收的,而我却感到了心底实实在在的失落。
此时父母忙着收割庄稼,母亲也和父亲一样早出晚归。有时父亲会一连好几天都不回家,从母亲与邻居谈话中才知道,父亲的车在排队。那时候种植最多的除了番茄就是甜菜,偶尔会种植点棉花。
于是,我的童年记忆里,还有夏秋之交时摘番茄,秋天挖甜菜,摘棉花。父亲总说我从小就“不爱劳动”,一让下地干活,就各种借口。现在看来,真是矛盾的时候,一方面不愿与家人一起劳动,一方面又害怕一个人待在家。怎么会有这么别扭的时候?!
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那种别扭是年少时成长的困惑。
也许就是内心里的这股子别扭劲儿,让我暗自决定,将来的某一天可以逃离。可是,人生就是很奇怪,年少时越想逃离的日子,现在却越来越向往。
回想起曾经的那些不愿面对的时间,此刻却让我深深怀念。回头,春天与秋天的恐慌,原来只是内心中对家人陪伴的渴望。
想来,人生就如同四季。一来一回之间,原本想不明白的终究都会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