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教你读懂文学作品中“套路”的阅读指南书

一本教你读懂文学作品中“套路”的阅读指南书

作者: 960fed6ae158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6:58 被阅读23次

年少时阅读经典名著,看到的是作品中的热闹场景,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让我对文学作品望而生畏。直到阅读《文学课 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一直文学作品的中“套路”,才会出现不了解经典名著所要表达的内涵。阅读《文学课 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让我们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这本书称作是青少年及文学爱好者打造的文学阅读指南,阅读完这本书让很容易理解为何要如此的表达,及表达怎样的内容。

《文学课 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的作者是美国托马斯.福斯特,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作家,擅长20世纪英国、爱尔兰及美国文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他所教授的文学课是美国广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这本书就是他专门为青少年及文学爱好者打造的文学阅读指南。这本书通过详细讲述文学作品中环境设置都是有特定的内涵的;及天下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作品中人物的设定都具有特定意义的。

                                                                                 01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设定是有内涵的

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会有地理环境及对自然现象中的雨、雪、风、雾的描写,或者是一个吃饭的场景,一次得旅行的场景等等,都被赋予了涵义。《文学课 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这本书中指出吃饭意味着交流,如果在吃饭的过程中,愿意分享的人将意味着好运将要来到。如果一顿饭没有吃完,则暗示主人公厄运将要来临。

而作品中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都会随着作品中主人公的心情变化而变化的。自然现象中的雨、雪、风在文学作品中都有相似的作用,渲染环境,为之后发生的事情做铺垫。地理环境的出现,将预示着之后主人公之后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这些套路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在曹禺的《雷雨》的话剧中,就应用了这样的手法,在一个雷雨之夜,所有的矛盾都在这时爆发。故事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在这个雷雨之夜突然爆发。

                                                                                   02

                                                                        天下只有一个故事

初中的时候的语文老师,经常会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看你会抄不会抄,当时不懂他所说的意思,以为就是天下所有的文章都是抄的,那岂不没有任何看头。直到阅读《文学课 如何轻松理解伟大文学作品》,这个“抄”和我所认为的“抄”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这里所谓的“抄”是指通过故事衍生于别的故事,通过诗歌衍生于别的诗歌。然后会对新旧的故事进行对照、解读、分析。在故事和诗歌的选择上,作者通常会选择我们非常熟悉的作家的作品,这样在新的作品中引用就不用费力的去解释,在新的作品中为这些故事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作家们更多的会选择莎士比亚的作品、《圣经》的故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以及希腊故事。

这样会使得读者对新的文学作品有种“既视感”,使得我们对文学作品的体验更加丰富、深刻,有意义。当代作品也会变得十分有内涵,因为它们汲取了营养。

在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中,就有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子。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思潮。所有的事都是相通的,王菲在未出道前曾模仿国内、国外歌手的声音和成名作品,这为王菲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她在华语歌坛“天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03

                                                       人物的设定都具有特定意义的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设定,一般会给主人公设定一定的残疾,或者有一定的疾病,就像瘸、失明、肺病等都可能发生在作品中,他们的寓意也不同,设置身体残疾的主人公,就是为了以后的故事埋下伏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中的失明是为了让主人公的内心看到真实的世界,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作品中还用主人公的疾病来来折射出周围其他人的性格。在《文学课 如何轻松理解伟大文学作品》这本书中提到,如果要写主人公的疾病,这种疾病一定要符合几个特征,一是这种疾病必须有好的画面感,这才会读者有读下去的欲望;二是病源必须很神秘,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治愈;三是要有很好的象征意义。在鲁迅先生的《药》中,就是应用了这种手法,主人公得了肺痨,肺病是一种灵魂病。从身体指向了精神,从个人指向民族,鲁迅笔下的“痨病”也就成了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隐喻。鲁迅在这里使用染上了“痨病”的身体作为其隐喻的引子,展开整个故事,显然别具用心,其背后隐藏着他对一种政治秩序的呼吁。

阅读完《文学课  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之后,再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我们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场景,又为何让主人公有如此特征。我们似乎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整个文学作品的“套路”,让我们在欣赏作者的巧妙构思的同时,也会让我们了解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背后应用的手法,使得我们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教你读懂文学作品中“套路”的阅读指南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l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