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心得

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心得

作者: 快乐成群 | 来源:发表于2023-11-07 17:15 被阅读0次

认识弗洛伊德是上大学的一次心理课上,那时候不知道为何开设心理课,更不知道有的人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心理学的课堂上,我从未认真听过,更不知道弗洛伊德的主要主张。

工作后,看到不少孩子身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同事们说,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是有问题的家长。

有了孩子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是个有问题的家长,抱怨、暴躁、焦虑、吼叫、打骂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试图改变,但效果不佳,就在我对自己失去希望的时候,我找到了导致我这种行为的原因——我的性格是由我的父母造成的。我的妈妈爱唠叨爱抱怨,爸爸爱暴力。不但如此,我还找到了相关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他认为:成人的人格缺陷,往往来自于童年的不愉快经历,正所谓“童年不幸毁一生”。也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原生家庭的危害。

因此,有段时间,我曾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结在原生家庭对我的伤害上,尽管我以前从不这样认为。

直到2021年年初,我读了毕淑敏《幸福密码》,理解了幸福的源泉在于自身。特别是2021年的那个夏天,我在喜马拉雅上听了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我才知道,心理学不止一个流派,岸见一郎深受阿德勒心理学的影响,他认为:“原生家庭决定论”只是想寻求心灵慰藉、推卸人生责任的挡箭牌,而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改变自我的勇气。

而今,在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如果依照“原生家庭决定论”,那么作者塔拉,具备成为坏孩子的一切条件:爸爸的控制、妈妈的懦弱、哥哥的暴力,脏乱的环境,落后的认知......,但她硬是把手里的烂牌打出了王炸,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女孩,却拼到了剑桥大学博士。

她生于噩梦般的原生家庭,却通过自我教育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救赎。

而今的我们,何必纠结过去,何不摆脱旧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

[if !supportLists]1. [endif]放弃抱怨,才是掌控人生的起点。

作者塔拉在书中几乎都是对她所经历的过往的叙述,没有对苦难的评价。尽管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很强烈的代入感,我时刻害怕这个家庭遭遇风险,甚至有时候看到爸爸的咆哮和控制,看到个个家庭成员一次又一次的受伤,我难以入眠,但我很少找到作者“愤恨”和 “抱怨”的字眼。

大学第一年放假,塔拉找了一份工作,但是爸爸想让她在废料场帮忙,她没有服从,而是毅然决然的走出家门外去打工,等工作十个小时后,正遇上倾盆大雨,回家时,却发现她的衣服被扔在了屋前的草坪上。她也只是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衣服上的水浸透了地毯,……,没有地方可以去,也没有人可以打电话。”

最终,她辞掉了干了一天的工作,去了爸爸的肥料厂。

对当时的塔拉来说,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接纳现实,未来的人生才有更多可能。

[if !supportLists]2. [endif]接纳自己,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初入大学,塔拉自认为自己几乎是个格格不入的“怪物”,看不惯室友香农的吊带背心,错上了反向的公交车,走错了教室,听不懂老师的课,看不懂教材,不会做笔记……。但是“站在冬日的严寒中,凝望着瓦萨奇山脉的封顶。”尽管“群山依旧陌生而险恶”,但她还是想留下来。

塔拉没有抱怨过往,更没有自责自己,而是一点点的学,一点点的尝试。几乎每天晚上她都学到凌晨两三点。一学期下来,她历史成绩优异,英语比原来好多了,音乐理论学得最好,除了西方文明课,其它各科成绩都是A,可以拿到一半学费的奖学金。

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我们只有接纳自己,才能认清自己,进而改变自己。

[if !supportLists]3. [endif]改变,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尽管在外婆家入厕所后没有洗手,尽管在大学公寓里不经常打扫卫生,但我想这是她在原生家庭里养成的习惯,当时无意识改变。就像我上大学时不理解室友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脚,有必要吗?每学期开学,不理解室友为什么把柜子里里外外擦一遍,有必要吗?

但这些行为习惯,并不能阻碍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塔拉想离开爸爸的废料场,想避开哥哥的暴力,想通过大学入学考试,想拿到大学奖学金……,她用自己的行动一步步实现着她的梦想,在实践过程中,她的落后的观念,不良的行为习惯都在慢慢冲淡。

过去的已经过去,该放下的就放下,趁现在还在,感受当下,才能展望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sf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