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恶母施虐
古老的小镇上,目连的母亲刘氏是出了名的悍妇。她身形高大壮硕,脸上总凝着一股凶气,仿佛随时会有雷霆震怒。镇上的狗肉铺子是她的营生,每日里宰杀的狗不计其数,浓重的血腥气裹着肉香,在铺子周围经久不散。
这日,镇上的寺庙正办施斋法会,香烟缭绕,钟磬悠扬。刘氏心里却起了个邪念,想捉弄那些吃斋念佛的和尚。她精心蒸了一笼狗肉馒头,白面裹着油亮的馅,装在描金蒸笼里,大摇大摆就往寺庙去。
法会正进行到一半,和尚们闭目诵经,神情肃穆。刘氏脸上堆着假笑,挨个儿把馒头递过去:“大师们辛苦,尝尝我的手艺。”和尚们不疑有他,接过便吃。可刚嚼几口,那股熟悉的荤腥气直冲天灵盖,有人顿时脸色煞白,捂着嘴呕吐起来,法堂里顿时一片混乱。
寺庙主持睁开眼,见此情景勃然大怒,指着刘氏厉声斥责:“你这恶妇,竟敢用荤腥亵渎佛门净地!”刘氏却毫不在意,反而尖声大笑,那笑声像破锣般刺耳,撞得殿梁嗡嗡作响。
这事很快传到了天庭。玉帝在凌霄宝殿听闻此事,龙颜大怒,一拍案几:“如此恶行,天理难容!”当即下令,将刘氏贬为恶狗,打入十八层地狱受罚。
刹那间,一道闪电劈过小镇上空,刘氏只觉浑身剧痛,身形骤变——转眼间,她成了一只毛发漆黑如墨的巨狗,双眼猩红,獠牙外露。一声凄厉的嚎叫划破天际,她被一股无形之力拖拽着,坠入了暗无天日的地狱深渊。
第二章:孝子救母
目连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得知母亲遭此严惩,悲痛得几欲昏厥。他变卖了家中物件,一路跋山涉水,寻到了传说中的地狱入口。
地狱门口阴风怒号,鬼火在暗处忽明忽灭,形形色色的恶鬼在周遭游荡,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吼。目连握紧了手中的护身符——那是父亲生前留下的,深吸一口气,毅然迈步踏入。
这一路艰险重重,他躲过了吐着信子的毒蛇陷阱,劈开了拦路的荆棘鬼藤,甚至与獠牙外露的厉鬼对峙。支撑他的,唯有“救母”二字。
在十八层地狱的最深处,目连终于见到了母亲。刘氏化作的恶狗被粗壮的铁链锁在岩壁上,见到目连,那双凶狠的眼睛里竟闪过一丝迟疑,喉咙里发出呜咽般的低鸣。
“母亲!”目连跪倒在地,泪水汹涌而出,“孩儿来救您了!”他四处摸索,终于在岩壁的缝隙里找到了一把刻着符文的钥匙。颤抖着将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铁链应声而断。
刘氏挣脱束缚,用头轻轻蹭了蹭目连的手背,眼中似有感激,可那股深埋的怨恨,却并未消散。
第三章:恶狗复仇
刚出地狱,刘氏便对着天空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满是对玉帝的怨毒。恰在此时,夜幕低垂,一轮奇异的蓝月亮爬上树梢,月光泛着幽幽的蓝光,将大地染成一片神秘的靛色。
刘氏望着那轮蓝月亮,只觉怒火更炽——她认定这是玉帝故意示众的羞辱。“我偏要逆天!”她嘶吼着,化作一道黑影直冲天际,竟要去追赶日月,宣泄心中的愤懑。
每当靠近月亮,她便张开血盆大口,似要将那轮清辉吞入腹中。这便是民间“天狗吃月亮”的由来。地上的人们见月亮被一点点啃噬,吓得敲锣打鼓,火光冲天,想以此吓退这只逆天的恶狗。
可那蓝月亮仿佛有魔力,越是靠近,刘氏的力量便越强。她在云层间横冲直撞,太阳躲进了云层,月亮吓得瑟瑟发抖,天地间一时混乱不堪。
第四章:意外转折
目连在地上看得真切,知晓母亲这般胡闹,只会招致更重的惩罚。他心急如焚,忽然想起寺庙主持曾说:“万物皆有因果,唯爱能化戾气。”
他朝着天空大喊:“母亲!停下吧!仇恨只会让您更痛苦啊!”
刘氏听到儿子的声音,动作猛地一顿。蓝月亮的光芒不知何时变得柔和起来,像一层薄纱笼罩着她,那股暴戾之气竟慢慢消散了些。
“您曾是我的母亲,哪怕您做了错事,孩儿也希望您能回头。”目连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坚定,“放下仇恨,我们回家,好不好?”
就在此时,天庭之上,玉帝看着云层中迟疑的黑影,又看了看地上跪拜的孝子,轻轻叹了口气。他感念目连的孝心,也察觉到刘氏心中的动摇,遂降下法旨:“念其有悔意,孝子可感天,暂且饶过。”
一道金光从天而降,落在刘氏身上。巨狗的身形渐渐舒展,竟慢慢恢复了人形。
第五章:团圆与新生
刘氏变回人形,看着眼前泪流满面的目连,多年的戾气瞬间崩塌。她扑上去紧紧抱住儿子,声音哽咽:“儿啊,是娘错了……娘对不起你。”
“娘,知错能改就好。”目连拍着母亲的背,泪水滑落。
回到小镇后,刘氏第一件事便是关闭了狗肉铺子,将剩下的狗都放归山林。她开始跟着目连行善:给乞丐送饭,帮邻里修补房屋,甚至到寺庙里帮着打扫、抄经。昔日的凶戾之气渐渐褪去,脸上多了温和的笑意。
镇上的人起初还有些忌惮,可见她真心悔改,也慢慢接纳了她。那轮蓝月亮的传说,也成了小镇的故事——人们说,那是上天给犯错者的机会,也是孝心感天的见证。
目连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平淡却温馨。他们的故事一代代流传,提醒着人们:哪怕跌入深渊,爱与悔改也能铺就回头的路;而亲情的力量,足以穿越阴霾,迎来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