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天参加工作的样子,的确忘记了。但自打那天起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就都只为了一件事——工作。
本来是要干专业的,却搞上了文字。刚开始,不善于给别人写讲话稿,写出来的,也总是自己的。被领导挨了批、退了货,才知道抒情的东西是不能被夹杂在官方的讲话中,而且尤其需要站在讲话人的角度去组织文字。于是每天绞尽脑汁地想,文字该从哪切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把握怎样的角度,如何才能体现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的领导水平。想着想着就写,写着写着再想,满脑子都是文字。有时为了用准确、用贴切一个词、一个字,上班想,下班想,走路想,吃饭想,突然找到了感觉、找准了词语,哪怕已经睡了,也肯定会一跃而起,把它们记下来、连起来。慢慢地,还真做到了,什么高度、什么角度、什么力度,都能够根据不同的领导、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语境,写出量身定制的文字来,而且真的能够带入感情,使文字更饱满、更鲜活、更富张力。到这个地步,一旦被领导盯上了,那他的所有材料就都归你写了,别人谁都替代不了、也决不可能替代。
有时参加朋友聚会,总会被说成是不会生活的人。对此,自己是始终不承认的,因为内心世界并不荒凉,既有远山的凝重与磅礴,也有流水的淡雅与执着,还有飞花的温婉与零落,该有的都有。但时间久了,想想也是,别人一门心思赚大钱的时候,你一门心思搞文字;别人削尖脑袋谋官位的时候,你扛着脑袋谋文字;别人该赚的钱赚了、该当的官当了,你该写的文字还在写,真和别人有点不一样。好在内心是丰富而强大的,一步步走来,还并没有迷失自己。
说实话,搞文字材料的、尤其是搞到一定层次的,头脑并不简单,他和领导能站在一个智力水平上、甚至还要高出一截,就不仅仅是一个搞文字的,而已经成为谋略家,实际上也真是如此。因而,就算是别人眼中的不会生活,也没什么,本来早已生活在工作中了。
现在,要比过去从容得多,虽然白天仍在强悍地工作,可晚上却能温婉地生活,把所有的一切都摆布好,给自己留出些时间和空间,多自由地想一想,多随性地写一写。此时此刻,灵魂是丰韵的,通透的,纯朗的,畅爽的,明彻的,灵空的,碧妍的,遥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