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跑步者说」三岁了。
三年间,做得还算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百人百天」了,它开创了线上100天训练成长的新模式,许多人在这里养成了跑步的习惯,结识了志趣相投的朋友。现在,它已经进行到第七期,参与人次达6000多。
我的目标是把它做到100期,按照一年三期的速度,还有30年的时光值得等待,那时候,我们可能已经老得白了头,但奔跑的记忆一定热气腾腾。
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慢慢来,这件事不着急。
今天开始,我想做另外一件兴奋的事。
找1000名铁杆的跑友。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
有一天,当平台的关注人数达到10万级时,出现了一个硬需求:许多跑友会向我咨询跑步装备的事,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介绍各种品牌,跑友再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不同的店铺达成交易。后来,当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商人的时候,就自己开了一个跑步商城,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是我明显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运营一个店铺要耗费太多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了,从产品品类上,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就像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一样;从人员配备上,我亲力亲为,进货、美工、客服、发货都是我一个人,根本都忙不过来,付出的代价就是客户的流失。
然而,每一件事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些琐碎的事务让我看清了当前中国跑步装备市场的现状:中国跑友穿的跑步装备基本分两类,一种类似于迪卡侬,它价格亲民,又具备基本的功能性,很容易受到广大跑友的青睐;一种则来自于国外的著名品牌,这些品牌做工考究、质量上乘,相应的,价格也非常昂贵,只有极少数土豪或者是跑步发烧友才会染指。
有时候,我看着那些价格不菲的跑步装备,真想低价卖出去,但苦于跟代理商有合同约束,每一件商品都有底价保护,不能扰乱市场秩序。
那怎样可以让跑友花较少的钱,还可以感受到和高端品牌相同的体验呢?思来想去,只有一办法,做「独立品牌」。
过去的一年,我频繁穿梭于ISPO北京、ISPO上海、南京户外展,与各大品牌装备进行交流,也联系了不少工厂,包括制衣、制鞋,我还研究了优衣库、UA、Nike等著名品牌的发展历史以及设计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叫“Everlane”的美国新兴品牌,他们做了一件很酷的事,一件其他公司都不敢做的事,就是将所有制作生产成本都向顾客公开,每一件成品的售价一般是成本的1.5到2倍,他们认为,顾客有权利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在哪儿了。

上面这张图片是我刚刚从他们官网下载下来的,这是一件T恤的成本说明,面料、硬件、做工、运输等所有的成本加起来是10美元,Everlane售价25美元,同样材质的衣服在传统的商场售价达到50美元。
就是这样一个举动,赢得了很多顾客的信任,当然,Everlane本身的设计和用料也特别的讲究,所以才会收获很高的忠诚度。
我似乎摸到了独立品牌这件事的脉搏。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我注册了一个叫“跑步主义”的商标,在5000人的朋友圈里找到了几位跑友设计师,目前正在烟台组建一支品牌团队,我们要做高端品牌,我们还要做亲民且透明的价格。

为什么要找1000名铁杆跑友呢,这来自于凯文·凯利那个著名的“1000名铁杆粉丝”的理论:
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工作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或作者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忠实粉丝就能维持生活。
不同的是,我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我希望能找到1000名互为粉丝的跑友。
举例说,这1000个跑友中,有人是跑步小白,他们对跑步装备有着最本真的需求;有人是资深跑者,他们对跑步装备的改进有着独到的见解;有人是设计师,日复一日的奔跑和设计融合,可以直抵跑者痛点……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件事的圆心,向外扩散出更大的想象力。
所以,这是一个新型的收费社群,99元/人,期限是永久,加入会员后可以优先测评跑步装备,购买我们的独立品牌装备,可以永久享受8折的优惠。
这1000人中,必须是忠实的跑者,对跑步装备的要求较高,追求性价比,但不盲目迷信著名品牌。我们每年推出的跑步品类不会低于四种,满足每个季度最起码的着装需求。
不仅只是装备购买者,我设想这里可以集纳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大家可以各显其能,我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贡献给出不同的酬劳,这其中可能包括日常的装备测评或者是牛逼的设计作品,1000人,或许可以改变优化中国的跑步装备市场。
如何成为会员?
扫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付款加入,成为会员后将会在圈子内于近日发放会员卡,请密切关注圈内消息,为了交流方便,建议安装小密圈App。

题图:来自 Anna Do / Vime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