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风向说变就变,这几天的热点,又转移到了柿子上,红红火火的柿子,一颗颗挂满枝头,好似头顶红盖头的小媳妇,羞答答地向路人招手,让人禁不住流连忘返,恨不能全部拥入怀抱。
如今,历经时代变迁的柿子,开始慢慢淡出人的生活,一则柿子摘起来比较麻烦,二则吃柿子存放难,且吃的人越来越少,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因此,只能在时代的长河中慢慢消退。
这不,要不是网络的风刮过,谁还能想起山沟里的柿子。同时,更让人意外的是,历经时代变迁,无人管理的柿子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你在与不在,柿子依然从一朵朵小花蕾开始,慢慢长大,直至红的耀眼,好似每个默默无闻、平凡努力的人们,虽然普通,但都依然努力着。
一阵风刮过,枝头的柿子随风起舞,好似一团团火苗在跳动,让人瞬间感受不到一丝寒冷,与喜悦、砰跳的心随之相连。
柿子,这个在众多水果中很不起眼的水果,对于如今生活富足的人们而言,微不足道。然而,对于小时候缺衣少食的我们而言,却是最为难得的零食,一口气吃几个都吃不够。
那时候,霜冻天气来了,也意味着柿子可以吃了,但是,此时的柿子必定还是硬的,且又硬又涩,一口咬下去,保准涩的你一下子不知道那里是舌头,那里是牙齿,只有呸呸呸知吐口水的份。
然而,要等到柿子在树上完全软了再去摘,那柿子早就成为鸟雀的口中餐,寒冷的时节食物本身就匮乏,而有了柿子,鸟雀则兴奋的跟过年似得。
为此,一般老家人通常的吃法,都是将硬柿子摘下后,存放起来,这个时间段,由于气候越来越冷,户外就相当于天然的冰箱,柿子放着也不容易变坏,慢慢地,随着时间的不停循环,柿子也就被熬煎的吹可破皮。拿到手里的时候,都得轻轻托着,吃的时候,更得小心翼翼地低头弯腰去吃,才能避免柿子的果肉、汁水流到手上,撒到衣服上,一瞬间,软乎乎的甜直达心底,让人终生难忘。而这种吃法,往往适应于懒人。
而勤快人的吃法,则是将硬柿子在烧开了的热水里浸泡一个晚上,把果肉里面的涩味祛除后,即可以吃。这个时候,火候及时间就是关键。
小时候,每次浸泡柿子,母亲都选择在晚上有空的时候,在大锅里放上一锅柿子,加水漫过柿子,然后不停地添材烧火给锅底加热,慢慢地,锅里开始冒气了,则要停止加火,保温即可,而到底保温多少度,没人说的清,大家都是各凭自己积累的经验去做。等保温时间到了,也就不用管了。而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早已睡的迷迷糊糊了,才听见母亲关灯休息的声响。
此时,我的梦里都是满树火红的柿子向我招手,恨不得立马就到第二天。因此,一晚上如烙大饼似得,翻腾个不停,觉都没有睡好,临近天亮了,才一下子睡死过去。
第二天,都还没有起床,睡眼朦胧中,母亲早已起床,笑眯眯地将带着一丝余温的柿子递到我的手中,躺在被窝里的我,一骨碌爬起,迫不及待地拿起柿子猛咬一大口,顿时,蜂蜜一样的甜味瞬间浸染了整个味蕾。
“慢点吃,都给你留着。”母亲边说边轻轻地咳嗽起来。
听着母亲的咳嗽声,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是狠狠地咬着柿子,而此时的柿子,则是最甜最香的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