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晚时分,一个在菜场门口的临时摊位,上演着一场场的博弈小段:
卖家是一位大叔,应该是自己种的蔬菜,品种较多,但数量少却不等。好位置秒开张,因为人流量大,大叔也比较自信。一大爷快速经过,对一梱空心菜表示关注(有多少诚意不得而知)。
以下简称:卖家 M;买家1 A;买家2 B;
A:多钱一斤?
M:4元钱一梱。(一般论梱,单位不好拆分)
A:3元给你拿去?(边走边说,显得很没诚意,可能也是他谈判的筹码)。
M:再见。
这个全过程上演时,旁边站着一位阿姨,就站着,没说话,略显关注,让卖家感受到她有诚意,有需求,可大可小。作为卖家,比较喜欢有诚意的买家,有希望,有机会,有聊头。
M:3.5块给你吧?
B:(看一看并坚定的说)3块。
M:(你们是不是一伙的啊,我刚才这价格没卖给他怎么能卖给你呢)那太便宜了
片段结束,因为我没看完,笑笑就走了,推测大概率会成交。这是一个无厘头的故事,也是在菜场每天上演的剧情。菜场可能是身边较常见的贸易场所,交易产生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价值方面,贸易是高于生产的。从菜单的一角也能体现贸易的几项重点要素:
1、贸易要圈定目标客户,成为局中人
2、喜欢有诚意的客户,有交易意愿
3、过程需要博弈(有空间),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
4、信息直观,标的物可见,报价清楚,可快速比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