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知乎的相关讨论,也许一度认为自己是个浅薄无知到不了可以下载像知乎这样的app一起参与交流和讨论的水平,好像在刚上线时下载只做了大概了解:“哦这个app是专门用来讨论和交流某些专业方面的问题的”…感觉自己用不太到没多久就卸载了。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说起知乎,他问我:“你年薪百万了吗?”“你是985,211吗?”“你泻药?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当时我有点茫然,满脸的黑人问号“?”,不过几秒钟我就反应过来,很多网友对于知乎的评价就是:哦知乎啊,装逼犯一贯的套路:谢邀,本人国内985/澳洲八大/美国常春藤/qs世界排名前50的xx专业,现就职于某500强企业/投行,下面我来说一下xxxxxx,然后附上一张精修自拍……
Ennnnmmmmmmm…其实我有点哭笑不得啦哈哈,最近说矫情也算不上,说想太多没用呢也不完全觉得我最近的想法都是没用的,算是一种思考,思考的同时我就会有很多问题,也是庆幸,如今的社会时代互联网发展的这么好,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网上与屏幕另一端的人了解,交流,就算解决不了问题也可以借鉴别人的解决方式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套路。
所以最近刷知乎的频率忽然提升了不少,我看到和自己很多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话题:“读大专是否有意义?”“考研是否真的必要?”“女生读建筑真的很吃亏吗?”“读完研究生就二十七八了,算老吗?”“雅思建议自学吗?要自学的话应该如何备考?”……
这些话题我在浏览的同时都会反观自己的经历,一边了解别人的故事经历心得,一边看自己到今天为止这些话题讨论的内容对我形成的影响。我的第一学历是大专,是的,说到这个,也许是我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学生时代因为可笑的早恋耽误了学业,高考复读了一次也没上本科,第一步没走好,感觉直到今天,都在为以前的不懂事承担后果。高考我是艺术生,可是家里长辈希望我选一个好就业稳定对口工作的专业,专科读了医学影像,从这点上来说,我认为我的专科学习毫无意义,因为我现在还是考了我当初很想学的:专升本——环境设计。我有想过考研的,不止一次的想过,大概是在去年考进专升本的时候第一次有了考研的想法,甚至当时我就是为了考研才专升本的。因为去年在考试之前我大致去了解了一些考研的相关要求和规则,虽说即便我用专科的学历在工作几年之后也可以去考研,但是有诸多限制,我想既然要考研就要考最好的学校——同济,而同济似乎不会招收没有本科学历的研究生,我还是决定一步一个脚印走吧,所以现在在读东华大学的环设。另外还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去年我怎么不考同济?是我怕同济的加试题目太难我考不过就没报名?可是我连试都没试怎么知道不会过呢?
而且我的问题不止于此,和我同届专科毕业的同学在当年就考了专升本,而我耽搁了整整一年才考。。。。(-微笑脸.jpg)真的不能想,越想越气自己,越想越丧。
现在的研究生也满大街都是了,大家很常见考研的目的:为了一份更体面的工作;一份更可观的薪水…我的目的好像还不止一个:首先就是弥补自己对高考的缺憾,其次我觉得考研不是个容易的事,这个过程会更考验和训练我对于系统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论的效率和能力,所以于我而言更是一种被认可的象征,最后就是我真的真的认为自己的水平太市井太上不了台面,我真的需要上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去看待和认识身边的人事物以及整个世界,也可以说是一种满足自己目前这个状态的求知欲吧。。。
嗯,再说的远一点,如果按照现在学的专业选考研的专业那是非建筑学莫属了,我是女的,我打算这一条道走到黑了,无论如何,无论这个社会更是这个行业对女性有多少歧视偏见。
关于年龄,Ennnnmmmmm,虽然知乎里面有前辈说到年龄这个问题可以用相对比较以及心态的方式思考和说服自己,不过客观事实是我真的也年纪不小了,同样深感有些事错过就再也回不了头、现在不做以后更不会做、如果不做会后悔一辈子这种虽然看起来是毒鸡汤一样的废话但也不是没有它的道理,诸如此类不值一提的感受。嗯,我全都把它当做垃圾一样倒在简书这个垃圾桶里,让时间说真话吧,我今天说的够多了,但愿有一天自己可以配得上“设计师”这几个字。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