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记一(23)

悟记一(23)

作者: 张唤尘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12:08 被阅读0次

XF-353,精神与上帝赋予的精神早已在尼采那里区分不清,貌似这又好像是上帝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原因,以至于信仰松开就让人以为精神也将不再存在。

XF-384,也许应该有一门思维哲学,去探究人脑到底是如何借鉴他人观念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将这个过程归结为直觉,似乎只是由于科技落后导致的自我安慰。

*,汉语通过汉字会让人有一种穷尽只是的感觉,所以影响到中国人的价值观,以为一个优秀人或者学者的优秀在于他掌握全部的知识??

DX-4,再无聊机械的工作都应该让人有一定希望,这希望不应该在工作本身,而在于对自我存在意义的建构,意义在于整体,在于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阶级,从中挣脱的阶段,在于通过它来加强内心,利用课余时间来创造更多更直接的个人实现价值,这本质上又将现实看作是一种体验,在意志与价值观之下的一种隐忍与过度,或者说是经验。

这里可以将人的价值衍射到政治哲学,那就是要确保少纳税,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去主动支配选择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作为一个社会符号的价值非常渺小。

*,商业不应该没有限制,作为人际交往的一部分,它也在传达着价值观,既有潜在,又有表面,这样会让社会走向另外一个方向,比如,宣传的刺激会带给人欲望,女性的消费观,食色的引诱,应该加以引导或者收税去限制,并在道德中教养。

XF-427,人的一切观念想法都脱离不了现实的摄入,无论他构造出什么样的哲学。从这里可以看出,除了哲学家社会中的一般人所有的观念都不具有原创性,非但不具有实际上是以一个社会整体的流行观念为参照,结果人们具有的只是随机应变。

JD-160,似乎对一个人来说,情绪如何恢复平衡,意志、信心如何坚定,人生要如何去创造,似乎是最重要的事,情绪并不独立于意志,倒不如说,它起到的是催化的作用。宗教似乎对于这些能提供一种最高效的方式。

XF-217,如果哲学不可以通过教育体系培养产生,是不是可以说教育体系作为资本社会量身打造的XX,其实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有科学,也应该有技术,但似乎他应该只是一个有限范围,而不是全部,反倒,人文学科才更应该作为探究的主体,去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的本身要证明自我,哲学、科学似乎要做的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目的,至于商业、经济也都逃不脱最终的目的意义。

JM-14,人的价值由抽象的存在到自我证明,到探究自然包括完整的探究真理,而真理尤其是科学也离不开实践,所以商业是必然,但似乎我们走的过于遥远,忘记了人的本质,而投入金钱的怀抱,将生命消融在欢乐之中,而忘记了个人的使命。

*,中、西、印的哲学抽象高峰,去建构本体论,看起来都脱离不了宗教,中国的理学有佛教,西方有基督教,印度又有印度教,这倒像是人类自我在情绪的引诱下努力拓展思维,寻找借口来自我安慰。

*,宗教更像是情绪作用下思维的产物,它不会消灭但随着物质这个作为人最基本也最核心的追求,人一定会转向自我,重新寻找人的意义而不是沉浸在娱乐或神之中,各学科的发展已经说明人在走向这一步,但仍未形成稳定的精神结构。

XF-230,即便西方人信神有接受唯物的探究,想必除了哲学家、神学家一类详细考察过信仰的人能意志坚定,大多数人已经在物质的冲击感触之下貌神合离了。毕竟,亲自体验到的感触要远远比那一句空洞的信仰更加有力、更加实在。

XF-242,贝克莱的思想看起来不会给任何事造成任何麻烦,但在本质上抽空了一切,人从理性不受影响,但人并不只是理性,情感感性会被大大削弱,从而会引起理性以及世界观的崩塌。

XF-242,看起来西方的语言哲学发展似乎有某种必然性在里面,毕竟受基督教的毒害太深了,有太多逻辑上的东西需要除魅,反过来看东方,似乎也是如此,总要在语言上纠结某些诡辩。

XF-246,什么是理性?它的本质是什么?

XF-8,沉思看起来是跟人的本性相逆反的。

XF-93,精神快乐之所以比肉体快乐更高尚,除了它更加难得,更加持久,更加平稳,之外说它更有价值,也不只是对此时生命在时间序列中的体验,更是说它会对人之后一生的生命有更大的影响。物质会被填满会消逝,精神却会更加持久的改变大脑的认知,不仅是在价值观,不仅是在自我肯定,更实在知识结构,更实在激发人对知识更加灵活的提取。

XF-98,当人的职业固定,便将一个人的直接价值固定,剩下发挥自我价值证明自我存在的只是间接价值,便是在非工作时间去阅读或采用其他手段来发挥自我的价值,这并不只是指直接的实践,更是通过影响他人来延续的存在感,将自我遗留在历史之中。

XF-107,中国哲学没有特别在在意,恶之类人性的缺点的,这正好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至于彻底地堕落宗教,去构建一切,更是有一份“存在即合理”的自然心态。

XF-42,可见柏拉图的哲学建构也要从知识开始,从认知开始,从对外界的最基本感知开始,从一个人在社会之中接触最多的部分开始。

相关文章

  • 悟记一(23)

    XF-353,精神与上帝赋予的精神早已在尼采那里区分不清,貌似这又好像是上帝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原因,以至于信仰...

  • 每日一悟(23)

    我知道生活就是不断地失去和拥有,我明白我不会什么都没有,我也清楚我也不会什么都有,但我能坚定地明白,我什么都可以没...

  • 美好的回忆定格在这一秒

    所谓日记,日记,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写日记是为了扩大自...

  • 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

    《楞严经》卷二笔记23 原文: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阿难,若必自然,自须甄...

  • 都市,成长︱如意悟真记(23)

    第二十三章 考研考疯了的中学老师 下午接近6点时,甄诚搭乘公交车如来到公园大门口附近。正是盛夏时节,太阳依旧高悬...

  • 以小学之心,悟中学之道

    以小学之心,悟中学之道 ——记一次小学教研活动 ...

  • 悟记一(41)

    SS-77,人们不一定彻底了解过因果轮回,但是依旧愿意来用“恶有恶报”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这也正说明,中华文化的逻...

  • 悟记一(47)

    ZJ-4,可见人最初的理性都是经济性的,一切以实用为最后目的,都是深陷在经验之中。对民间多种信仰的信服,看起来也是...

  • 悟记一(48)

    RJ-169,我们也很强调忠诚,为什么它两千年来只是流于表面,而跟它一同提倡的孝却很好的保存了下来,似乎这里可以考...

  • 悟记一(54)

    HY-ii,看起来我就是遵循自然主义,反形而上学的空建。 HY-iii,按照我的知识论,人的价值和情绪之间的关联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记一(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ou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