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颌神经阻滞

颌神经阻滞

作者: 麻医台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5:27 被阅读0次

上颌神经完全阻滞:

      麻醉一侧面颊中部,上颌神经完全阻滞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术。通过阻断翼腭神经、眶下神经、颧神经和它们的终末支,从而麻醉半部上颌和单侧上颌窦。通过翼腭管的口内阻滞法易于学习,口内阻滞的关键是用3.8cm的针头探查腭大孔,有时需多次探查,因此首先应在该处粘膜给予0.5ml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将25GA或27GA的针头弯曲至45°角,通常容易探及翼腭管,从而将局麻药注入翼腭窝。三叉神经的第二条分支,上颌神经走行如下:上颌神经自颅中窝的三叉神经节发出,经圆孔出颅,然后横穿翼腭窝上方,在此分出3条主要分支:翼腭神经,眶下神经,颧神经。上颌神经阻滞中这3条神经均被阻滞。

      翼腭孔定位后,缓缓进针,如果遇到明显阻力,针头应撤回然后重新定位。当针头进至适当位置时,缓慢推注局麻药(2~4ml),维持时间在30~45s以上。患侧眼球可能会有短暂复试,这是由于局麻药扩散至上内侧麻醉眶神经所致。一定要向患者讲明,这种复视是短暂的。

颌神经阻滞技术:

      颌神经自下颌骨上第二前磨牙基底部出颏孔,颏孔平均位于牙龈缘下11mm,如椎间孔一样,颏孔也有变异。通常在牙龈缘下10mm或第二前磨牙冠顶前15mm处注射2~4ml局部麻醉剂,即可成功阻滞颏神经。在无牙的患者中,颏孔的位置往往更高,有时可以摸到,特别是佩戴假牙的患者。麻醉药无须注入颏孔内,仅向外拉,有时可透过薄薄的口唇粘膜看到颏神经。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下颌神经也可在翼突外侧板后方,神经出卵圆孔处,进行深部注射阻滞。这种麻醉技术需要更多的经验,并且比口内法有更多的潜在的并发症。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和颈部偏向一侧,按照指令轻轻地张闭口以便使麻醉者识别和触及下颌切迹。下颌切迹位于髁突和喙突之间,耳屏前方约25mm处,张口时可触及髁突,闭口时可触及下颌切迹。使用22GA8cm的针头经下颌切迹中点刺入,经下颌切迹沿下颌角内侧略偏头侧走行,直至接触翼外侧板,此时进针深度4.5~5.0cm。脊椎穿刺针通常为分段测量,以便调整最初接触翼板的位置。然后将针退至皮下,在翼板后方缓慢水平走行,直到针接触到翼板后部。这两种进针方法进针深度应该相同,抵达时翼板后,进针深度不能超过0.5cm,因为咽的上括约肌很容易被试刺穿。当时针头达到合适的位置,即可注入5ml局麻药。并发症包括血肿形成和误入蛛网膜下腔。

相关文章

  • 颌神经阻滞

    ​ 上颌神经完全阻滞: 麻醉一侧面颊中部,上颌神经完全阻滞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术。通过阻断翼腭神经、眶下神经...

  • 技术为王0915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注射法 口腔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颌面口腔相关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

  • 神经阻滞定位

    神经阻滞定位 常用神经阻滞 额神经阻滞: 定位:眶上缘内侧1/4处额孔或切迹。 药量:消炎镇痛液1-1.5ml。 ...

  • 艰难医证(17)

    让成长穿透迷茫,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 见: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1.体位与医嘱:上颌牙弓颌平面与地面呈45°角...

  • 上肢神经阻滞定位

    上肢的动脉与同名深静脉伴行,可在臂内侧、肘窝及腕部触及动脉脉搏。浅静脉位于前筋膜内,易于显露。临床常常施行上肢血管...

  • 下肢神经阻滞定位

    下肢前面以腹股沟与腹前壁为界,外侧面与后面以髂嵴、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与腰区、骶尾区为界,内侧面以会阴股骨...

  • 病例分享(十八)神经阻滞麻醉教训...

    神经阻滞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也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主要包括神经干(尺神经、股神经等)、神经丛(臂丛神经、颈丛神...

  • 口腔科有哪些局麻的方法

    口腔科的局麻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局麻方法有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和阻滞传导麻醉。 (一)冷冻麻醉是应用药...

  • 妊娠期常用降压药物

    常用降压药物有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中枢性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等药物。 妊娠期常用口服降压药有拉...

  • 麻醉的种类,你了解吗?(二)

    麻醉方法详解: ⑴ 局部麻醉:利用局部麻醉药,注射在相应部位使脊神经、神经丛或神经干以及更细的周围神经末梢受到阻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颌神经阻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ss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