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早先叫孝昌。后因“昌”字被皇帝老儿霸占去了,只好按照“孝子昌盛”原意,延伸到孝子孝行感天动地处改名。或许是因祸得福,我感觉“孝感”远比“孝昌”好听。
行驶在孝感城市,不由地联想感慨,甚至肃然起敬。我可以忽略董永公园,却忽略不了董永一路、董永二路和董永三路,可以绕开仙女湖公园,却绕不开槐荫大道和仙女路。半天时间走马观花,就是重温了一遍《天仙配》的故事。一路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黄梅戏调调儿,没完没了地在脑海里回响,时不时地闪现出董永一张憨态可掬的脸。
早年,我买过一本《搜神记》,读到过书中记载的“董永”一文。说他是千乘人,卖身葬父,三年丧毕,供其奴职。路遇妇女,愿当其妻,为东家织绢偿债。事后说自己是织女,天帝令她来助他的。说罢凌空而去。
故事很简单,道理很明确:为孝者天助也。满满的正能量。
只是轮到我们这时代,开始喜好争强斗胜,故弄玄虚,将好端端的传说晾在一边,非要选个你死我活的故事煽情。董永苦命活该,借钱尽孝自找,想帮一把那是离经叛道的事情。既是在仙界,织女动善念帮孝子,老天爷都不饶过她。为惩罚七仙女多管闲事,老天爷搞得惊天动地,最后以妻离子散、永世不得相聚的结局收场。从孝感街道起名上推断,大体上是崇尚这个不仁不义的故事。
或许也对,思想上行动上与老天爷保持一致,起码夜里打雷闪电不用害怕了。
关于“董永”一文提及的千乘,为现在的山东博兴。历史上至少有四个版本的董永故事。其中有段文字说:山东的董永是后来随父亲来湖北的。这样最好,名正言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