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记13——疫情期间说读书

随记13——疫情期间说读书

作者: 山脚石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6:01 被阅读0次

2020/2/28

这辈子不能说没有认真看过书,但是一天一天的连着一个多月静下心来认真看书,还真是在这个疫情期间。对于疫情和大家一样关心,一样揪心,一样寄予希望。但是,我有两点个人看法与一些公众号不同。

一是怎么看李文亮。对于李文亮的死大家都难过痛心,彼此是一样的心情的,但是把他举的过高是个问题。根据现在知道的公认的情节,李文亮只是在群里私下说的疫情,是告诫朋友注意的,而不是从职责出发正式上报;被训诫后没有再坚持,和义无反顾有距离。英雄也是需要评估的,甚至更需要准确定位。理智和感情是需要分开的。把李文亮举的过高,如果是出于善良心理还可以理解,如果在此非常时期,把他作为一块石头,向其他人砸去,向其他方面砸去,又是我们不得不冷眼以对的。

二是怎么看疫情的严重。其实,疫情的严重性在于死亡人数。截至今天,死亡人数已经2791人了,据说超过了非典。疫情的严重性是在这里的,但是又不能大张旗鼓的解析,为了站得住脚的理由和站不住脚的理由。记得一个交警科长和我说过(他指的是交通肇事),在中国不能死人啊,一死了人就是大事。道理是一样的。

三是看疫情和看其他事物一样,一定要站稳立场,要和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和湖北武汉的受感染的病人站在一起,和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站在一起,如此,我们就知道该怎么看怎么说怎么做了。

书,我读的不多,也不深,为此曾经自我解嘲,古人不也是讲究“不求甚解”嘛。有一条经验是谁都知道的,书要认真读才有收获。古代文人曾经有言,“文者气之所形”,如果是养浩然之气,我是做不到了,尽管经常激动。现在上气能接住下气就烧高香了。

看巴金《随想录》,四十六万多字,一百五十篇,很辛苦。他有些话和意思是重复的,可以说翻来覆去说的是他挨整的事。巴金反思很深刻,最可贵的是解剖自己,这一点没有多少人能做到。但是也能感到,有些话他也还是说不出口来的,为什么?可能有人会为老人家说出各种理由,但是有一点或许我们应该知道,到什么时候任是什么人话都是不能随便说的。他一直推动建博物馆也至今没有动静,对此,我们也应该站在更深远更高广的视野去思考。

旅游的时候,看到庙我们会进去看看的,但也就是看看而已,因为我们不懂,所以看不出来什么意思。寺庙应该是虔诚之地界,我们不能理解的是,现在的寺庙和商店差不多。

这几天看《中华文化讲座丛书》,讲到佛教寺院配置,觉得有意思,简述如下:

相传汉明帝在洛阳城北创立白马寺,为我国有佛寺之始。“寺”是当年朝廷的一个部门(官署),白马寺不过是安置外国僧人的衙门。殿是供奉佛像的,堂是僧众说法和起居的。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是门脸,依附于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山门殿内金刚力士原本一个人,因不符合中国人爱对称的习惯,又添了一位。《封神演义》里说是哼哈二将,佛教徒是不认的。

天王殿里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的背后供的是韦驮天,两位背靠背。弥勒佛是“太子”,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继承人,到中国来,演变成了嘻嘻哈哈的布袋和尚,继承是肯定够呛了吧。

弥勒佛左右四大天王(南东北西),作“风调雨顺”之像。增长天王掌青光宝剑一口,“风”取剑“锋”之谐音;持国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调”取琵琶调弦的“调”;多闻天王掌混元珍珠伞一把,“雨”取雨伞的“雨”;广目天王掌紫金龙,花狐貂,取龙貂可顺毛抚摸的“顺”。你看中国人多能想象。

大雄宝殿是正殿,供奉佛教缔造者和最高层领导。但究竟供奉谁呢?一般有一、三、五、七四种,不多说了,说完我自己都迷糊。反正去年去北镇,同学领着参观一座道观,里边供奉的多座塑像中,有道家的,有佛家的,还有人民领袖。我信佛的一同学很虔诚的上香许愿了,敬佛祖和敬领袖我都理解,我只是纳闷道家领导会不会接受她的虔诚,我希望会的。

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文明不中断,我们一直引以为自豪,为什么会这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依我看来,从供奉这么多“神”来说,是不是算一个答案呢:我们真是“海纳百川”的民族啊,我们“信”那么多的神,好吃好喝的供着,当我们有事的时候——比如这次疫情——他们怎么好意思袖手旁观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记13——疫情期间说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ul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