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
一堂S的课,我从中得到了放大十倍的写作规律

一堂S的课,我从中得到了放大十倍的写作规律

作者: 三侄女 | 来源:发表于2017-06-12 15:34 被阅读3次

能快速掌握突破自我的要领,超越别人的,我想只有竭尽全力去感知,并找出规律,除此,别无他法!

昨晚听了S第二课,我想我们已经把笔记做的详尽无比,每天努力写一篇文章,却还是似曾相识套路,似曾相识的语调。

每次写文章前也依然会问:老师,怎么选角度?怎么切入?怎么才能表达清楚?

特别重要的是,文章被班委点评之后进行修改又有几次?修改的痛苦要远大于重新写一篇的抓痒挠腮,但是收获却是写再多都换不来的。

你不觉得,我们这是在努力的浪费时间吗?

二八法则里说,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20%,这堂课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那20%总结套路, 而且值得花80%的时间去做。

老师讲了常见的议论文写作通用模式,就老师的分析,我想努力的挖掘背其更深的思考脑路。

老师通用模版思路:选角度、炼标题、写开头、立逻辑、升价值、最后收尾的全过程。(写到这我不禁想起高中老师说的:凤头、猪肚、豹尾的典型议论文结构)就我个人的理解,我对选角度、炼标题,以及立逻辑这部分重新解读;

记得S老师第一堂课就说明了4个永恒不变的痛点:

事业上的激进与保守;

生活上的稳定与冒险;

认知成长的前与后;

能力与平台;

《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发生在第一个痛点里,下面我来分析下在这个体制内外的环境下,不同的读者的心里状态的变化:

                                                                                            读者定位:选角度、炼标题

很多人都说要定位人群,但是怎么定位?穷举是最好的方法。

我把读者细分为2大类6种,以此来定位我的要打动的读者以及切入角度,我分别用状态、心态、痛点、潜在期望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A:体制内的离开与留下,该何去何从?

——帮助读者做比较;

B:肯定对离开或留下一方的观点;

——引起读者共鸣;

从状态、心态、痛点、我们可以的得到浅层的主题:

A:读者反应:说的对,说的道理,但是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啊;

B:读者反应:嗯,是啊,就是这样啊,我也觉得;

想一想,这真的是读者想要得到的价值吗?

这样浅层的分析,第一眼吸引眼球就显得那么吃力,更不用说让读者真正产生共鸣。

                                                                 深度定位:给于读者心里真正期待的,并上高价值;

1、红色框读者潜在期望:不想离开的混的比我好;

2、定位读者潜在期望:(不清楚真实内心的)想要得到离开的价值肯定,帮读者想明白,并说出来;

3、定位读者潜在期望:(真正想明白的)肯定价值和内心,帮读者大声说出为自己而活的心声,引起读者共鸣;

只有深度解读读者内心深处的心声,才能帮他勇敢说出来!读者的定位与解读,拿不准,拿不深都不能让文章真正触碰到读者内心,更何谈帮他实现价值?

但,仅仅是这样光荣而伟大的帮读者说出来他们就满足了吗?

不!

我们需要帮他们装一个高大上又接地气的逼,完成读者心里对体制生活的祭奠,帮着读者塑造自我主宰的傲娇小公举。

这就是我解读的S老师整个文章的思路。整整花了一天时间,然而这80%时间的思考,是必然的浪费;

下来简单捋下S老师的文章逻辑:(注意对应定位读者的心理状态)

1、细分读者找准定位读者——多数,有共同痛点

2、初步分析定位读者痛点:犹豫——切入点;

(一阶段)

3、深层定位读者潜在心声:得到肯定——帮他说出

离开的真正原因;(一阶段)

4、肯定定位读者——离开有能力,想知道自己潜

力;(一阶段)

5、吊打又蠢又懒又没本事还爱吐槽的人;

(二阶段)

6、环境肯定——互联网是更大释放自己的舞台;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更要释放自己潜能)

7、升华价值——为自己而活;(三阶段)

8、收尾:我忙着为自己活,那有时间后悔?

(逼点)

也许你会问:那么多都是写肯定离开价值的文章,为什么就S老师的破10万+了呢?

结合上面的文章逻辑,S老师用全方位式的立体轰炸,再加傲娇奋斗的高姿态才攻入了读者心底防线!

先是温柔担心高成本离开体制后的朋友,引出离开背后高贵的价值观。细语绵绵,让自己不禁开始回望自己做出决定时的犹豫与纠结。

接着肯定这些有志有能力青年的理智与勇气之举外,不忘回头吊打在体制内又懒又蠢的没本事的人,既让有志青年大呼过瘾,拍手叫好,又让自己满血复活。

再强调互联网发展变迁,你可以尽情释放自己!满满打一鸡血,更斗志昂扬,最后不忘甩一脸傲娇的小姿态,我为自己活,没时间后悔!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为自己而活是所有人的信念,是支撑自己追求更高舞台的唯一动力;

我们跟着S老师学写作不也一样吗?为了有能力为自己而活,为了可以牛逼,而不是被逼着装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堂S的课,我从中得到了放大十倍的写作规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vl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