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群友分享的一段来自《解放教育学》的文字,里面提到了努力去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轮廓”。包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动机,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认知技能。作者提到了“透过仔细观察学生所言、所写、所做的来发现这些轮廓”。
其实我有点想把它和非暴力沟通的基本需要结合起来理解。基于需要的意识。
群友分享到:“听一个蒙氏老师讲她用的一个教具,现场的家长都关心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老师提到了说‘观察’孩子开始有这个敏感期时,可以投放给孩子开始探索。很多家长脸上写了‘沮丧’二字,因为观察这个能力,真不是听别人讲了就能会的。”
你会观察孩子么?反思一下,在养育孩子方面,我们的出发点是自己的期待还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学习动机轮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孩子们的真实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比如敏感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年龄有同样的敏感期,这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作为父母,可以做的就是认真的观察自己的孩子,觉察孩子的成长需要,给他提供他当时需要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