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式题目《凤皇无惧群鸟嫉 虽死犹哀民生艰》
本文属于【百尔所思】古文漫谈系列 作者宗伯正曜
本文内容目前还没有被主流史学界与文学界认可,属于宗伯学内传史料。
屈原姓什么叫什么?
我先讲解一下目前通行的错误答案,最后再讲解一下正确答案。
错误答案:
按照《史记》的说法,屈原是芈姓,屈氏,姓名合起来叫做屈平,后世学者画蛇添足解释说他的表字是“原”,所以叫做屈原。
请注意这个说法是错误答案。
原因:
(首先声明我谈的是历史,现在国家实施民族大融合证词,要人民互相团结。)
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传承在清朝出现严重的断裂。
清朝是熏育戎狄人占主导的统治朝代,清人夺取明朝之后,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公开谴责,例如日本、朝鲜等明朝附属国都拒绝和清朝建交。清朝皇帝对外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与外国通商,对内重用一些没有骨气的文奸如纪晓岚之流篡改伪造《史记》等众多古史典籍,用来给百姓们洗脑,《屈原贾生列传》、《楚世家》这些书典就是纪晓岚等人篡改之后的伪书。因此学者们一定要注意辨别哪一些地方是被篡改过伪历史。
清朝皇帝采用春秋笔法来歪曲和篡改很多中华名人的祖先是熏育戎狄人,为清朝占据明朝而洗白正名。
例如殷契,就是商朝的祖先。中国历史上四大熏育戎狄人朝代是商、秦、元、清。这四个朝代都是夷狄人建立的朝代,他们属于同一祖先。
在春秋时期的古史里面,把商朝记作“熏商、荤商”,商朝就是清朝的祖先。
清朝皇帝为了粉饰他们的出身,让纪晓岚等人篡改成“殷商”。
同时,清帝把许多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圣贤改成熏人出身。
例如把孔子改成宋国人,而宋国人的祖先就是商朝,用这种春秋笔法污蔑先师孔子;
再就是把屈原改成芈姓,清朝和楚国人是世仇,古代谚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清朝人最恨楚国人,芈姓是熏育戎狄人的姓氏,由此清朝故意伪造歪曲屈原是芈姓和夷狄一族。
最早关于“芈姓”的记载出自“被篡改过的《史记》”,之后还有《礼记》、《国语》、《战国策》等被篡改。如:
(《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芈”字,是秦朝之后出现的文字,不属于远古雅言文字。
正确答案:
屈原的祖先颛顼(zhuān xū)是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楚国人都是他的子孙。因此屈原是姬姓,与先师孔子一样,都是周朝王室一族。
屈原,本名姬正则,字灵均,姬姓,先祖颛顼高阳,祖父大宗伯姬庸(伯庸),姬庸表字末尾一个字是“屈”,按照周朝法制礼仪为姬正则起名叫做屈原。
“屈原”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是族内的氏名,“屈”表示屈氏一族的祖先是周朝王室诸侯。(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平”是清朝皇帝篡改的伪名。屈原说过: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和字”在古代表示祖先血胤,屈原绝对不能在“自述”里面乱说。因此《离骚》里面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请问您答对了吗?
最后出一道思考题:
屈原的祖父宗伯姬庸(伯庸)的表字末尾是“屈”,那么他的表字全称是什么?
答案不再公布。
宗伯正曜 | 咏屈原
新浴振衣沐弹冠,
披发行吟逐汨渊。
凤皇无惧群鸟嫉,
虽死犹哀民生艰。
弹冠振衣:刚刚新洗干净头发,带上新帽子,如果落上灰尘就会立刻弹拂掉。刚刚洗浴之后换上新衣服,一定落上灰尘马上就会扫干净。表示爱干净的人不容一点肮脏龌龊,这里比喻君子爱惜名声和洁身自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沭者必振衣。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非常感谢您抽时间读我的文章,我是宗伯学(古儒学)最后一个弟子(大宗儒子),如果您希望孩子们学到真正的先秦古文和雅言诗经,请关注我的文章。
本文作者宗伯正曜,宗伯学(古儒学)弟子,老师:鲁姬丘子(孔子),诸葛孔明(卧农先生),宗伯牖中先生。
参考文献:
《史记》、《楚辞》等;
姜公韬. 《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七章 五百年社会文化的掠影〉;
网络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