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效应是将人们活跃在小群中分享,引发巨大社交传播结果和转化结果的现象。
小群效应这本书主要是由四条线来串联起来。首先是两条主线,六大驱动力和三大社交基础模型;然后是两条辅线,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和划分社群不同方式和区分社群成员角色的方式。
一、六大驱动力
荣誉驱动,利益驱动,关系驱动,事件驱动,地域驱动,兴趣驱动。

利益驱动—互惠接口是利益驱动下的最佳运用策略。
1 社交网络中只存在“长尾”和“头部”两个世界,其中“长尾”受益最大的是平台和消费者,利好与平台;“头部”利好于合作伙伴。
2 提升合作的实用规则
(1)增强将来交易的迹象
(2)引导他人的互惠行为
(3)坚持公平原则
(4)迅速对挑衅作出反应
(5)建立一种诚信互绘者的个人声誉
3 互惠接口六原则
(1)个性化
(2)参与简单
(3)零成本
(4)对社群和企业都利好
(5)利益可分享
(6)可积累
设置互惠接口的根本是吸引无数社群主动来合作。
4 进阶机制,用户根据自己邀请好友的数量获取不同的称号等级。
5 长板效应是指社群只需要不断强化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自然会吸引其他领域的强者前来谋求合作。
荣誉驱动: 用户想要塑造自己想要的形象
“小池塘里的大鱼”是指我们将用户在小圈子内互相比拼竞争以凸显自己某种形象和地位的现象。“大鱼”代表用户想要塑造的形象和地位,在一起互相比较的人群是“小池塘”。
社群运营并不单纯意指要运用运营好社群,也包括分析用户在社群中的行为习惯,并运用到其他产品和场景中。
荣誉驱动意在设置动态的小池塘,让用户进行各种比较。让用户相互比较比拼,会大幅度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和黏着度,也会提升付费转化率。通过设置“用户进阶”机制让用户感觉到进步。可以从设计小池塘入手,有三个方向,包括领域、和过去的自己比较、能力或阶层。
线下陌生人用户社群如何进阶?
1 划定一个“小池塘”,小池塘可以是讨论某事的所有会员或某个领域个行业、话题有研究的人。
2 让用户去比较,并告诉他们比较的结果。
3 让用户知道有人在和他比。
这里我们需要避免两个雷区一是过度雷同且单一的炫耀,因为不利于用户塑造形象;二是让用户与能力过高或过低的人比较。
二、社交基础模型—好社群的出发点
工具性:解决用户为什么主动加入你?
病毒性:扩散海量爆发如何吸引用户拉好友入群?
长连接:长期粘着留存变现,如何让用户买买买?

三、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
一是人们相互认识;二是人们互相信赖;三是成员之间频繁的互动。
四、划分社群不同方式和区分社群成员角色的方式
社群分类有五种方式,第一按目的分为事件驱动型和关系驱动型;第二,按用户之间的熟悉程度,分为熟人型和陌生人型;第三,按用户核心动作分为浏览型和互动型;第四,按关系分为关系平等性关系不平等型;第四,根据模拟场景(社群的七种形态)分为街边集市、社团圈子、俱乐部、社区公园商场、大型游乐场、大型商业中心。
社群成员角色的分类方式有三种,一是分为普通人、连接者、局部意见领袖和全局意见领袖;二是分为原创用户、互动用户和浏览用户;最后一种是
Plant(植物型):低频浏览。
Animal(动物型):高频浏览。
Human(人类型):产出动作和内容。
God(大神型):产出影响力。
观察社群成长的常用工具
(1)小群效应
(2)三近一反
“三近一反”指相近地域相近兴趣、相近年龄一反指性别相反,甲乙双方、供需双方等。
(3)社交网络基础模型,即工具性,病毒性长连接。
(4)用户的投入产出比。
五、运营策略
运营的本质是争夺用户的时间,不同的运营策略的区别是以谁为核心。
强运营是运营者努力消耗用户的时间;
弱运营让人们愉快的消耗对方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