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已朦胧,我只身笨拙地前行探路。无奈到了路尽头,愣了一愣,还是掉头返回。前路漫漫,任尔西东。呦喂,怎么就冒出了这两句四字对仗。其实掉头转弯的那一刻还突然想到了哭穷途的那位古代仁兄,可是我不是他,他是真的没有路。他回去只有假装热衷于那个时代某种特定的沙龙,假装开心饮酒,或看人家打铁,再驾着牛车前行探路,如此往复,苦闷终生。后来,哭穷途就成了一个历史典故,伤感人生世道艰难。再到后来,初唐才子王勃挥毫于滕王阁,留下“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自问,怕是情不能自已。
还有他的那位好哥们儿,只顾喝酒、作诗、打铁,要是不抬头,别人都发现不了那张藏匿在毛发下面的男神脸。谁让那是个不能靠脸吃饭的时代呢,不过不在乎脸就对了,否则也排不到“贤”字队列。日夜追求生命广度却又奈何朝不保夕,匆匆行至生命尽头,一曲佳作飞出,三千太学生泪如雨下,那场景,好家伙,一传传了几千年,汇成一个无关乎爱情的却又不得不用难舍难分、不忍别离这样肉麻至极的词语来形容的神话。可惜遗失了那神曲……结局凄惨,当年那听令行刑的刽子手不知,历史终究是人的历史,他的一刀挥斩非但未能阻止后来人追寻信念的执拗,反而鞭策后来人生生不息,哪怕只是用文字来描绘、来开辟他们精神上的新大陆——桃花源与理想国,古往今来、中西学界,总有志士前赴后继,为之倾倒。
仰望星空,斯人已逝,光茫永照。 远离了高压政治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没有穷途呢?哭不过是应对方式中的一种了。每个沉淀于生活的人,无不受生活的摆布,又渴望跳出生活之困境,像那始终离不开围城边缘的方鸿渐一样,潇洒地带上留洋的博士帽,又不自觉陷于人情理短。想要掌控生活,熟不知生活是这样的精灵儿——一面给予,让你因有所得而时常沾沾自喜、尊严感爆棚;一面收回,让你因有所失而怅然不快、坠落低谷。或许这就是现代一些所谓的新学派倡导的平衡,其实这跟他们倡导不倡导有什么关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早在千年以前,智慧老人就探寻出这个规律了,个体们又何必患得患失,不可自拔呢。
走了一趟“穷途”,没有哭,当然也没笑。还是按原来的样子,一天天地生活,一步步地前行。不过,据说我这种阿Q精神是现代人堕落的加速器和标志,还是不要吧。
于一隅处聆听
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风很大
风景隔着玻璃
不说话
你站着
你说你要去很远的远方
关于一个答案
绝非是枉自嗟呀
你思索着
你说你要走很长的长路
关于一种命运
时间会替你作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