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有一处很惹人注目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班门上雨达下的燕窝。
时间追溯到三年前,那时的学生还是七年级新生。有一天突然发现,门口雨达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家新朋友———是一对相亲相爱的燕子。那一个个泥蛋蛋按照一定的规则,紧贴着雨达直角拐弯处,细密结实地垒成了一个大肚子开口瓶的样子,光滑、润泽,不见有其他杂质。看得出,这对朋友是经过细心的选址,因为燕窝是搭在砖墙外面,在教室里是看不到燕窝的。再通过严谨考究的设计和风雨无阻的辛苦建造,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么令人惊叹的建筑群落,也就是这对朋友的温馨家园,从此,这对不请自来的朋友就在这里安了家。
农村孩子对燕子倒不陌生,但是把家安在这群活泼好动的十三四岁孩子眼皮底下,这对朋友的胆子真不是一般的大呀!
自从发现这对燕子朋友在此安家,我就经常告诉孩子们,千万不能去吓唬燕子或者破坏燕窝,它们是益鸟。还特地查了资料,给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我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到一对燕子每年可育雏两次,那时的燕子倍加辛苦。一对燕子喂养一窠小燕子,一小时至少喂15次,每天得喂180次,平均每天捉害虫450-500只,加上它们自己吃的,总共在600只以上。可以算一笔简单的账:一对燕子和它们的两窝雏燕,从4月到9月,180天中就能吃掉50万只至100万只昆虫,这是多么惊人的数目!燕子吃掉的确良害虫中主要是蚊绳,还有蝗虫、螟蛾、蝼蛄等农业害虫。燕子大量灭虫,对农业生产是一大贡献。目前世界各国提倡充分利用生物治虫,利用燕子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些数字出乎意料,把孩子们惊呆了!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燕子的灭虫能力使他们瞠目结舌,叹为观止,不禁都向小小的燕子投去赞扬的目光,大家都在心里默默地对着小燕子竖起了大拇哥。纷纷表示他们一定不会干扰到燕子一家的幸福生活,并且还要以己之力做小燕子的保护神。
小燕子好像知道学生们对它们一家的爱心和爱惜,作为回报,它们也从来不干扰学生们的学习,白天基本看不到在窝里,就是回来了,也是远远地站在房顶上或者电线上,机灵地四处张望。可是,麻烦来了。燕子怎么说也不能像人一样,时不时地在门口就发现燕子屎。这可不妥,学校应该不会同意它们一家继续在此安营扎寨啦!这可怎么办?难坏了学生们。大家叽叽喳喳地出谋划策,最后一致赞成在雨达下面再搭一块木板。想好了万无一失的方案,说干就干。有一天放学后,几个小家伙偷偷地留了下来,经过细心的分工和默契的配合,他们开始动手。搬出一张桌子,不够高,再加上一把椅子,一个孩子刚上去,在校园内巡逻的校长就发现了,校长没有大喊,而是快速地走过来帮学生们把住椅子和桌子,确保安全。等安装完毕,学生们才看见校长,以为一顿“劈头盖脸的口水大餐”在所难免了,可是最终校长和蔼可亲地说他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经历,他也喜欢小动物,是好事,却是要把好事做好才行。这样自己蹬桌子上椅子,出了危险可就不好啦。有事情要找老师找大人商量,可不能再行危险之事!另外校长说他要观察几天看它们会不会影响学生上课呀!学生们赶紧跟校长说不会不会的,它们已经在这里很久了,有两个学生偷偷地说那么大官的校长也像我们一样喜欢玩呀。大家吐了吐舌头,一场风波就在校长这样满满的爱心中平息了。
每年这对燕子朋友都能准时地回来,给学海中遨游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一晃三年过去了,孩子们在这对燕子朋友的陪伴下也长大了,原来的稚嫩小童出落成如今的英俊少年。再有一个多月孩子们就要走进人生第一个考场------中考,希望有爱的孩子们能不负众望,一路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祝愿他们能在这场考试以致后来的各项选拔中都能交上令自己令亲人令社会满意的答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