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到湖南,放假的第二天前往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
我们一行人7点来钟从甘棠镇出发,一个半小时车程到达目的地。
大部队出发,人很多,景区里也是人从众,尤其是故居内景参观排队两小时。
作为一代伟人,人们都很好奇,什么样的地方诞生了开国的元首。
景区内环境优美,荷塘、稻田,特别是这样一个桂花飘香的时节,一下车就迎面扑鼻而来的桂花香味儿沁入心脾。
这几天一直在路上,有些疲倦和长途劳累的困顿。
从百度中搜集有关故居的基本情况: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湘潭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
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成“凹”字形,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上屋场前有一小坪,坪前有两口并连的水塘,小塘植满莲藕,大塘水面较宽。屋后倚青山,松竹茂盛;屋东有菜地、稻田、鱼池和晒谷坪;屋西北不远处是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读的私塾旧址(南岸)。
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过毛泽东的印迹。
历史沿革
清光绪四年(1878年),毛泽东祖父于此建有五间半茅屋。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毛泽东诞生于此。
学堂
民国十四年(1925年),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到韶山,以“养病”为名,深入群众,领导和开展农民运动,于故居成立了中共韶山支部,毛福轩任支部书记。
民国十六年(1927年),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运,于故居召开农运干部和老人座谈会。
民国十八年(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没收,遭到破坏。
1950年,毛泽东同志故居按原貌修复。
1951年2月6日,毛泽东同志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1952年,重修毛泽东同志故居。
1967年,重修毛泽东同志故居。
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同志为毛泽东同志故居题“毛泽东同志故居”七字。
1989年,重修毛泽东同志故居。
2004年,封闭式重修毛泽东同志故居。
文物遗存
毛泽东同志故居现有文物、文献、资料6.3万件,晚年生活遗物64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有:毛泽东卧室中的床、柜、折衣凳、方桌和木竹凳;毛泽东父母卧室中的床、柜、折衣凳、书桌和长睡椅;厨房里的水缸、碗柜;农具室的石磨、水车、大水耙;碓屋种的米碓、风车等。













网友评论